謹記2點夏季方可健康養生
養護陽氣
中醫認為,萬物生長要順其季節自然。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院長涂瑤生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春夏之交,自然界陽氣升發,養生宜順時而養,需要護養體內陽氣,使之保持充沛。”
如何養陽氣呢?涂瑤生指出,首先是飲食調理,多吃辛甘微溫食物,像韭菜、生姜、蒜等辛香之物,不僅能讓陽氣升發,有助維護人體陽氣,同時,還有溫散祛濕的作用。但此時不適宜吃大辛大熱的食物,比如辣椒等。
春夏養陽除了在飲食方面下工夫外,睡眠也十分重要。中醫認為,熬夜容易耗損人體的陽氣和陰液,陽氣耗傷會導致精神疲倦、火氣上升,出現咽喉痛、長暗瘡等癥狀。因此,要注重睡眠,尤其要注重子午覺,即中午12點-2點和晚上12點-2點,這兩個時段陰陽相交,要平靜入睡。特別是晚上12點-2點,人體產生的褪黑素比較多,這時候要進入深睡眠。晚上過了兩點再睡,就算你再睡10個小時都很難補回來。在中午,也是陰陽之交,也應睡一下,哪怕打盹15分鐘,下午的工作效率也會提高。
值得提醒的是,這時候氣溫不穩定,容易受涼感冒,所以要注意保暖。
推薦食療
銀耳燉鵪鶉蛋
配料:銀耳20克,鵪鶉蛋4個,冰糖或白糖適量。
做法:銀耳洗凈,用水發開除蒂,鵪鶉蛋煮熟后撈出剝殼。將食材放入燉盅,加清水和冰糖,隔水燉。
棗杏栗子燜雞
配料:嫩雞1只,栗子100克(去殼去衣),杏仁10克,紅棗5枚,蔥段、姜絲、核桃仁,調味料適量。
做法:將杏仁、核桃仁用沸水燙后去皮;雞洗凈,切塊,爆香,燒至四成熟時,將杏仁、核桃仁、紅棗等一同放入燜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