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營養”
點評專家: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 陳霞飛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營養學教授蔡美琴
很多病人的床頭柜都被海參、燕窩、冬蟲夏草、初元等各種保健品塞滿了。有的病人一天服用五六種不同的補品,卻很少吃飯,結果一檢查,熱量攝入不足,根本不能滿足一個人的基本需要,營養自然也就難以保證。病人身體恢復關鍵還得靠肉、蛋、奶、主食等,如果能量都不夠,光吃補品,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患有高血壓、正在發燒、得了腫瘤還沒做手術的病人,不適合吃保健品,可能會使病情惡化。保健品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般要吃3~6個月才能有效。補充前,好咨詢醫生或營養師,有些保健品,比如鈣片不要空腹吃、保肝類保健品要與西藥距離3~4小時后再服。
水果“比蔬菜好”
點評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教授 楊力
人們習慣性地認為:水果比蔬菜有營養。其實,水果的營養價值普遍比蔬菜低,比如100克蘋果的維生素C含量為4毫克,而100克小白菜的維生素C含量是28毫克。
此外,不少病人吃水果要“忌口”,這也是營養師不愿意人們探病盲目送水果的原因之一。冠心病、高血脂癥病人好別吃含水分多的西瓜,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可吃柑橘、蘋果、桃等,能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糖尿病病人別吃含有大量果糖的蘋果、梨、香蕉等,宜吃獼猴桃、楊梅、葡萄等。
下館子“吃得比醫院好”
點評專家: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營養科主任醫師 王興國
病人總是抱怨醫院的伙食沒有油水、口味偏淡,就連鹽都舍不得放,所以常常到外面點餐或者索性出去吃。餐館的菜雖然好吃,但用的油也多,僅一道普通的魚香肉絲就能用掉60~70克的油。餐館里高油、高鹽的菜,外科病人偶爾吃點還沒有大礙,但如果患了代謝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則千萬別光顧了滿足口腹之欲。實在想吃了,不妨點雞蛋羹、餃子等少油的飯菜。
結語:社會在進步,人也在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對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家都希望通過健康科學的飲食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小編說的營養誤區給大家是很好的幫助,以后日常生活中要多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