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容易引起關節炎它多發于中老年人的身上,一旦疼起來就有種痛不欲生的感覺,今天我們請來了郭曉蕙做客健康北京視頻給我們講解痛風的癥狀。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師郭曉蕙,講痛風的癥狀。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痛風的癥狀
無癥狀期:
顧名思義,在這個階段,可以說患者可以幾乎沒有任何生理上的不適,唯一能夠判定他們患有痛風的指標就是血液中尿酸含量呈持續性或波動性的增高。
急性關節炎期:
患者常常會在半夜,因為腳趾、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指關節、肘關節等處出現紅腫熱痛的癥狀而被痛醒。并且患者會發現,這些關節的正常功能有了明顯的障礙。測量體溫時會發現溫度有升高。
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
發病的關節會出現腫脹、僵硬、畸形,就像石頭一樣,不對稱,大小也不一致。多見于耳朵輪廓、腳趾、手指間等地方。
腎病變:
90%以上的痛風患者都伴有腎臟的病變,早期表現為偶發性的蛋白尿,隨著病情的加重,就會轉變為持續性蛋白尿,夜間起夜次數增多,再發展下去就是腎功能不全,甚至會因為腎衰竭而死亡。
20%左右的痛風患者則會出現尿酸性的尿路結石。如果不及時治療,結石反復造成損傷時,就有可能會合并感染,引起腎炎,對腎臟造成近一步的損害。
可以說,這個病變對于人體所帶來的傷害是相當嚴重的。
高尿酸血癥與代謝綜合征:
高尿酸血癥的患者也往往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謝綜合征,痛風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這就大大增加了痛風患者心肌梗塞、腦梗等疾病發作的風險。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要抑制尿酸的過多積累,就要想辦法控制源頭。對于一切富含嘌呤的食物都要限制食用,比如動物的內臟、海鮮、豆制品等等。
啤酒是靠谷物發酵而成的,在這個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嘌呤。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愛好喝啤酒的人容易得痛風的原因之一。特別是那些喜歡喝啤酒就著海鮮的人,經常采取這樣的飲食搭配,誘發痛風的幾率會大大提高。因此患有痛風的病人要嚴格禁止啤酒的攝入。而其他的酒類中也有或多或少的嘌呤,也應禁止飲用。
肥胖已經被證實與痛風的發生有著一定的關系,因此痛風患者要適當地采取運動,科學地鍛煉身體,同時限制食物熱量的攝入,以避免發胖。
我們人體其實有著一定的自我調節和修復能力,就像細小的尿路結石,如果多喝水、多跳一跳,有很大的可能性這些結石就能夠排出體外。為了要排出體內過多的尿酸,要鼓勵患者多喝水,每天喝多于2000毫升的開水,千萬不要喝飲料。水能幫助新陳代謝,使尿酸排出。
當急性關節炎發作時,患者要臥床休息,除了必須下床完成的事項之外,絕對不能下地活動。要用被子、靠墊等將關節炎發作的下肢抬高,以減輕患肢關節的負重。
急性發作時,可服用秋水仙堿、非甾體類抗炎藥(常用的是吲哚美辛),如果無效,則要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短期療法。
發作間歇期或是慢性期,可以服用促進排泄尿酸的藥物、抑制尿酸形成的藥物。如果痛風石對關節功能造成的障礙影響過大者,可以去醫院進行理療,必要時可以行手術去除痛風石。
伴有其他代謝綜合征的患者,也要積極配合治療,比如降低高血壓,降低高血脂等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郭曉蕙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師,教授,82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療系,1995年在日本自治醫科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擔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內科副主任; 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內分泌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第八屆常委,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第五屆常委和護理教育學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會長。中國糖尿病雜志副主編,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副主編、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中華內科雜志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