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我們人類的第一大殺手,那么你知道癌癥病人吃什么好嗎?今天我們請來了王曉齋做客明星加油站給我們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澳大利亞諾貝爾自然療法學院副學士王曉齋,講癌癥病人吃什么好。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癌癥病人吃什么好
要則一:一日三餐如何飲食
癌癥人群多會出現營養不良現象,因此補充必要的營養是有助于病人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癌癥病人一日三餐的飲食可以與正常人相似,但需多吃一些對機體康復有益的食品。每日膳食中,蛋白質食品如奶、蛋、魚、肉、豆制品要略高于常人;食物以鮮、活為好,忌食放置過久的動物性食品,陳放過久的食物多會產生有毒物質,多食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天然綠色的蔬菜、水果,如胡蘿卜、南瓜、杏子、麥仁、青菜、番茄等;中醫認為癌癥表現為腫塊,應采用軟堅化瘀的食品,如香菇、黑木耳、白木耳、海帶等都可以起到食療作用。放化療后病人多會出現身疲力乏,口唇干燥,疼痛、嘔吐等副作用,可多吃蘆根、荸薺、海帶、綠豆、墨魚等菜肴。
要則二:應注意忌口問題
癌癥病人的忌口問題,也是癌癥病人及家屬關心的問題,對這個問題,難以直接回答。要知道忌口與病人的病情,本質等是有一定關系的:病人發現口干、惡心、舌尖紅、光苔等陰虛不足的情況,應當禁忌辛熱,香燥傷陰的食品;如辣椒、胡椒、生蒜及煎炒的干果等;平時脾胃陽虛,容易腹瀉,怕冷喜暖的人,須忌食甘甜油膩重的食品,性涼滑的柿子、蘆筍也不適合。
要則三:飲水方面的調理
再一方面,癌癥病人的飲食還在于飲,不能重食輕飲,疏忽飲水方面的調理,癌癥破壞人體水和電解質的平衡是一樣嚴重,而水的平衡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防治和康復過程中,就很需要注意病人飲水的正確調理。癌癥患者常常會出現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應盡可能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ml。
要則四:飲食應合理、均衡
癌癥病人的飲食調理要講究合理,強調均衡,葷素搭配,粗細混食,不能籠統機械的要吃什么,苛刻控制什么不能吃,不能強求過多的蛋白、脂肪等。
飲食應以清淡而富有營養為主。多吃蔬菜、酸梅、黃豆、牛肉、蘑菇、蘆筍、薏苡仁等、食物中含有抗癌物質,水果、牛奶、甲魚等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蛋白質和易消化的滋補食品。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西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王曉齋
廈門大學中西醫專業學士,健管家,澳大利亞諾貝爾自然療法學院副學士,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新陳代謝方向研究生,現任澳大利亞醫友醫療中心醫師、自然療法師、注冊營養師,同時也是澳大利亞生物醫藥研究院臨床草藥首席研究員。一位擁有西方醫學學歷,又同時是上溯六代名醫世家的醫生,父親王幼齋——臨床名醫政協委員,大方脈及飛經走氣針灸嫡傳。是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專家,祖父王晉齋清未民國方脈大師,曾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御醫,因此,少年學醫的王曉齋可謂通貫中西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