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不可食用的食物·鮮為人知的十大懷孕現象·揭秘懷孕可以吃柚子嗎
現代人生存環境變差、工作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導致不孕不育癥爆發。特別是生了一個娃的,再想生二胎則更難!怎樣才能懷孕?你需要做好各項前期工作,而生二胎佳的間隔時間又是多久?
《美國醫學雜志》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女性懷孕間隔短應有18個月,長不要超過5年,這樣能增加生育健康寶寶的可能性。
根據這份養生報告,研究人員在分析全球1100多萬次懷孕及生育過程之后發現,懷孕間隔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增加早產和生育低體重嬰兒的風險。
間隔不足18個月,則每減少一個月,早產可能性增加1.9%;間隔超過5年,則每增加一個月,早產可能性增加0.6。
報告說,懷孕和生育大量消耗母親體內的營養物質,如母親在身體全面恢復、營養物質得到充分補充之前再次懷孕,嬰兒面臨的風險將大大增加。如為人父母者妥善規劃懷孕與生育的時間,新生兒的風險將大大降低。
自然流產后可隨時再懷孕嗎?
在婦產科門診,常常有女性自然流產后,前來詢問,隔多久再懷孕比較好?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會建議她們等待一段時間后再懷孕,以避免增加再次流產的幾率。湘雅醫院婦產科伍招娣教授根據其近的研究調查提出:自然流產后的婦女如果希望迅速懷孕,不需要等待,立即妊娠并不會增加流產的幾率。
臨床醫生建議流產者休息2個月經周期或者3個月以上,是為了讓子宮有較長的時間修復,避免再次流產,減少妊娠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新生兒發病率。但伍招娣教授認為,如果自然流產后,子宮內膜剝落得比較干凈,不需要做清宮手術,就不會造成子宮損傷,子宮會很快復原,不需要等待數月再懷孕。
伍教授選取了兩組婦女為觀察對象,一組兩次妊娠間隔時間少于3個月,一組的間隔時間稍長,為3—12個月。經過觀察,兩組婦女在再次妊娠后發生前置胎盤、早產和胎膜早破的風險率并沒有顯著差異,兩組胎兒出生后的情況也大致相同。
國內婦產科界對于自然流產后再次妊娠的間隔時間,一直沒有明確的結論。國外的有關調查也認為,自然流產后等待再次妊娠的時間會影響女性的心理狀況,如果自然流產后等待8個月沒有懷孕,妊娠的信心會減退。已有研究表明,自然流產后在3個月內再次妊娠,流產的發生率為16%—20%,與間隔3個月以上再次妊娠的婦女相比較,自然流產之后隨時再次懷孕的人,流產的發生率并沒有明顯增加。他們同時發現,妊娠間隔時間超過1年以上者,流產發生率反倒明顯高于1年內妊娠者。
因此,伍教授提出,自然流產后迅速妊娠對婦女的心理健康有益,可以增強懷孕的信心,從而縮短自然流產帶來的傷痛,減少抑郁癥的發生。所以,自然流產后的婦女如果很希望有個孩子的話,應當鼓勵她們盡早懷孕,不需要等待。但是,如果在自然流產后又進行了損傷性的清宮手術,就需要休養一段時間再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