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過口里有異味或者感覺沒味的癥狀,這有可能就意味著你的身體出現了問題,今天我們請來了李智做客養生一點通給我們講解從口里的感覺看健康。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治醫生李智,講從口里的感覺看健康。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從口里的感覺看健康
一、口苦(肝膽濕熱)
口苦并伴有的癥狀:情緒不穩定、胸部及兩側肋骨的脹痛、小腹脹痛生理期不規律
易口苦的人群:愛喝酒的、熬夜的、經常抽煙的、食辛辣食物的。
專家提示:口苦時,請注意肝膽問題,肝膽濕熱。
解決方法:按摩腳部太沖穴
二、口干(陰虛)
1、外面環境本身干燥,像秋天的時候,喝水少了,皮膚干,嘴里干,這種情況你要注意補水。
2、糖尿病人也會出現口干的情況,消渴,三多一少,吃的多,喝得多,尿得多,但是體重減輕,同時伴有口干口渴的情況。
3、如果中醫當中認為是一些比如您身體的五臟六腑暫時性的不平衡造成的,一般叫陰虛,可以吃一些補陰的。比如麥冬、西洋參。
專家提示:用麥冬泡水喝可滋陰。舌尖含西洋參可滋陰。西洋參是所有參里面涼性的,有滋陰的作用,所以上火的時候,熬夜的時候可以用西洋參。另外可以按摩太溪穴,這是人體腎這條經絡上的穴位。
三、口黏膩(脾胃濕熱)
一般跟脾胃的濕熱會相關,比如說愛吃甜的,涼的。這時提醒大家不要吃太甜太涼的,或者過于油膩的。
改善口黏膩的方法:調整飲食習慣(清淡為主)、按摩內庭穴(是胃這條經絡上的穴位,此外還可以減肥、治療牙疼)
四、口臭(脾胃消化)
1、牙周炎
2、食用氣味較重的食物:可以嚼茶葉、喝牛奶
3、消化不良,伴有舌苔的厚膩。
4、脾胃有問題的人易出現口臭:可以泡點陳皮水(理氣化痰、幫助脾胃消化的作用)、小金橘、薄荷葉、檸檬、香菜等從表面上改善。要治跟可以按摩足三里(促進脾胃的消化、加強人的免疫力)。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西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李智
針灸專家,中醫臨床碩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治醫生,中國養生保健協會專家,北京市老年病協會委員,《養生大世界》雜志特約專欄作家。李智曾作為中國三名中醫專家之一,代表中國在奧運會英文發言,李智受到了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外國專家的一致好評。李智多次受邀在電臺、網絡、電視臺講課,其中在北京電視臺《養生堂》主講中醫養生,創養生類欄目的收視新高,倍受觀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