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完了,一拿到體驗表可能會有些人會發蒙,因為看不懂上面寫著什么,分別都是什么意思,指出了什么問題,一眼看過去全是數據,很多人只是大概地看了下,就隨手給扔了,那日常的體驗都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呢?體驗表要如何看?敬請收看本期的健康五六點聽張海澄老師講體檢報告。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體檢報告
1、血壓:成人的正常血壓應該是120/80mmHg。當在安靜狀態下,不同時間,連續兩次測量血壓值大于或等于140/90mmHg時,就可以稱為高血壓。
2、血常規:血液一般檢驗常稱為血常規檢查,是指對外周血中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和質量的化驗檢查。其中有5項比較重要,包括: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測定(Hb)、細胞計數(WBC)、白細胞分類計數及血小板(PLT)。在進行白細胞分類計數時,同時觀察血涂片中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形態有無異常;有無出現異常細胞(如白血病細胞)或寄生蟲(如瘧原蟲、微絲蚴)等。
3、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紅細胞:正常值男性為4~5.5×1012/L,女性為3.5~5.0×1012/L,血紅蛋白正常值為110~115g/L。可能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有:病人全身血液總容量改變,如大量失血早期,主要的變化是全身血容量縮小,此時血液濃度改變很少,以致從測定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數值來看,很難反映貧血的存在;全身血漿改變,如各種原因引起的失水或水滯留,使血漿容量減少或增加,造成血液濃縮或稀釋,可使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數值隨之增大或減少;病人的性別、年齡以及居住地海拔的差異也可影響檢驗結果。若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低于或高于正常值,應積極就診。
4、白細胞:正常值為4~10×109/L,通常白細胞數高于10×109/L稱白細胞增多,低于4×109/L稱白細胞減少。白細胞增多或減少表示可能存在炎癥或造血系統的問題,應繼續檢查。
5、血小板(PLT):正常值為100~300×109/L。血小板的增多和減少均應到醫院就診。
6、尿常規:在留取尿液標本時,成年女性應避開月經期,防止陰道分泌物混入,影響結果判斷。必要時可留中段尿送檢。正常人尿沉渣鏡檢紅細胞為0~偶見/高倍視野,如平均超過3個/高倍視野,尿外觀無血色者,稱為鏡下血尿,有臨床意義,應去醫院就診。正常人尿沉渣鏡檢白細胞不超過5個/高倍視野,如超過5個/高倍視野即為增多,稱為鏡下膿尿,有臨床意義。尿蛋白一般定性試驗為陰性反應,若出現陽性,亦應到醫院就診。
7、血清學檢查:血清學檢查中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均屬于非特異性細胞內功能酶。正常時血清中很低,當肝臟細胞受損時,肝細胞膜通透性升高,ALT和AST升高,說明肝功異常,應繼續看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檢測,反映有無黃疸,如升高應積極查找原因。當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高出正常值20~30mg/dl,要考慮治療。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陜西省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張海澄
男,1966年生,漢族,河北正定人。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心臟電生理和起搏分會青年委員,《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編委。在醫學上尤其擅長單、雙腔心臟起搏器植入、調試以及射頻消融術治療各種心律失常,獨立和指導完成手術2000余例。其間多次參加國際和國內心臟電生理及起搏器培訓,并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深造。主編《兒童病征家長速查手冊》等多部專業書籍,曾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和北京大學醫學部"首屆青年崗位能手"稱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