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天要多進幾種食品,這樣才能滿足我們身體里所需的各種營養,今天我們請來了范志紅教授做客萬家燈火節目給我們講解健康飲食知識。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講健康飲食知識。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健康飲食知識
健康飲食首先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l)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適應生理狀況和工作需要。好的分配比例應該是3:4:3。如果一天吃l斤糧食的話,早晚各吃3兩,中午吃4兩比有些合適。
(2)葷、素搭配適當葷食中蛋白質、鈣、磷及脂溶性維生素優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纖維素又優于葷食。所以,葷食與素食適當搭配,取長補短,才有利于健康。
(3)不挑食和偏食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由各種食物供給的,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品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單吃一種食物;不管吃的數量多大,營養如何豐富,也不可以維持人體的健康。因此,在飲食中,不可長時間挑食或偏食。
(4)不暴飲暴食俗話說:“若要身體好,吃飯不過飽”,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暴飲暴食不僅能破壞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腸炎、急性胃擴張和急性胰腺炎,且由于隔肌上升,影響心臟活動,還可誘發心臟病等,如果搶救不及時,會發生生命危險。所以,任何時都不要大吃大喝、暴飲暴食。
合理的烹調方法保證飲食健康
(l)主食的烹調:淘米時要輕洗,不宜次數過多,以減少維生素的丟失。米的吸水率在浸泡兩小時后大,所以,先將米浸泡兩小時,然后再煮飯為好。米浸泡后煮飯,不但時間可節省 4 0%,米中的維生素 B;也只損失35%。好采用炯飯或帶水蒸飯,如做撈飯,米湯也應當飲用。
(2)蔬菜的烹調:新鮮的蔬菜,含維生素和無機鹽多些,如蔬菜存放過久,則營養素會大量丟失。蔬菜宜先洗后切,烹調之前現切,這樣可減少維生素的損失。切菜時一般不宜太碎,可用手拉斷者,盡量少用刀,因為鐵會加速維生素C的氧化。炒菜時要急火快炒,避免長時間燉煮,且要蓋好鍋蓋,防止溶于水的維生素隨蒸汽跑掉。炒菜時應盡量少加水,煮菜時應先將水燒開,然后再放菜。燉菜時在油中先加鹽增強溫度,或適當加點醋,既可調味,又可保護維生素C少受損失。做肉菜時適當加一點淀粉,可以不可以保護肉中的蛋白質,不至使其過于變硬,既好吃、又容易消化。烹調時盡可能不用鋼鍋、銅鏟。因為銅可以不可以加速維生素c的氧化,用鋁鍋烹調,維生素c損失少。
保證健康飲食還需要合理的飲食結構
中國營養學會提出過一個就關于中國居民膳食的八條要求,這八條要求就是:第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第二是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第三每天吃奶類、豆類及其制品;第四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第五食量要與我們體力活動的水平要平衡,保持適宜的體重;第六要吃得要清淡、少鹽;第七如果要飲酒,一定要限量;第八要注意食物的清潔,不要吃那些變質的食物,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食以潔為先”,清潔為先這是很重要的。這些對于我們保證健康、保障我們的飲食安全,都是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識。
我們說“物無美惡、過者為災”,醫學健康中重要的概念——平衡,對于我們做任何的健康的行為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同樣飲食也是如此。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水桶理論”,木桶是一塊一塊板箍起來的,桶里高的水位只能達到矮的板的水平。同樣,我們飲食也是一樣的,如果你飲食不平衡,有些東西缺乏,會影響你整體的吸收,因為人體對營養的吸收是按比例吸收的,所以任何環節出現缺失或不足,都會影響整體的水平,所以我們為什么要求食物要多樣、要豐富,也是同樣的道理。
除了以上這些要求,健康飲食還需要我們的長期堅持,如果二天打漁三天曬網,必然不會有什么好結果。因此,為了你的健康請養成并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范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中國食品科技協會營養支持委員會理事,中國酒店協會美食營養顧問,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營養膳食推廣工程專家顧問團顧問。江蘇城市頻道“萬家燈火”主講人、衛生部健康教育巡講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