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本身就很嚴重,更何況它的并發癥,今天我們請來了李光偉做客健康北京給我們講解糖尿病并發癥。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醫科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內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李光偉,講糖尿病并發癥。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糖尿病并發癥
癥狀
1、口渴、咽干:提示血糖升高,血粘度增大。有些人由于口渴中樞不敏感,盡管血糖增高,但無口渴癥狀。
2、疲乏無力:機體細胞內代謝產物堆積,幫有嚴重疲乏無力。
3、血壓上升:血糖上升,則血容量增多,出現血壓高。
4、周身發脹:提示血糖降低過快,造成細胞內水腫。
5、腹脹便秘:可能是胃腸平滑肌無力、自主神經受損、雙胍類藥物服用過多。
6、頭痛頭暈:兩種情況易發生頭痛頭暈:血壓高和低血糖。
7、皮膚脫屑:皮膚干燥、脫屑、奇癢,提示有皮膚癥狀。
8、雙足麻木:雙足刺痛,繼之麻木,似襪套樣知覺缺失,提示有糖尿病末梢神經炎發生。
9、皮膚變色:蒼白、發涼,不久變為暗紫,顯示足部缺血。嚴重足部缺血是中部發生肢端壞疽的信號。
10、牙齒松動:為牙槽骨質疏松或牙周炎感染所致。
11、視物不清:出現近視物體不清,而視物件尚好,提示眼調節功能降低,可能出現輕度糖尿病性白內障。
12、視野變紅:突然出現視野變紅或視物紅染,提示有眼底出血。
13、性功能低下:提示有自主神經受損。
14、皮膚水皰:主要由“三高”引起。
15、尿蛋白陽性:提示腎小管功能下降。尿蛋白持續陽性,預示已經發生糖尿病腎病。
16、腦血管意外:患者突然感到頭暈頭痛,口角流涎,臉面一側發緊,對側麻木,手握筷落地,周身難以支持,為腦血管意外先兆或腦梗死指征。
17、出汗分布異常:如發現皮膚某些部位不排汗,汗量過少或過多,提示自主神經功能受損。
預防糖尿病的方法
1.減肥
雖然很多人要減肥,但是減肥的過程還是比較痛苦的,要對飲食上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建議朋友們一定要堅持,才能有效的預防此病的發生。
2.合理飲食
熱量過度攝入、營養過剩、肥胖、缺少運動是發病的重要原因。熱量攝入適當,低鹽、低糖、低脂、高纖維、維生素充足,是佳的飲食配伍。
3.保護眼睛
大家可能還不了解如果對眼睛出現一些疾病的話也會導致此病的產生,想要預防糖尿病就要注意盡量的避免佩戴隱形眼鏡,建議佩戴有形眼鏡,因為戴隱形眼鏡會加重干眼癥狀,也會影響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并發感染或出現糖尿病性眼部的危險性。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李光偉
男,主任醫師,教授,現任醫科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內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國際醫療部名譽主任,內分泌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
1970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90,1991年留學日本長崎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院糖尿病研究所。從事內科、內分泌科臨床一線工作四十年。重點科研領域為糖尿病防治及胰島素抵抗與高血壓研究。
完成衛生部科研課題多項,重點科研領域為糖尿病防治及胰島素抵抗,是“大慶糖尿病20年前瞻性研究的主要組織者和執行者”之一。其20年研究結果證明6年生活方式可在20年間減少糖尿病發生43%,并減少嚴重視網膜病變47%,主要成果發表于世界頂級雜志《柳葉刀》。該研究與美國及芬蘭同類糖尿病預防一起被譽為世界2型糖尿病的一級預防里程碑式的研究。在1993年提出胰島素敏感性指數目前在國內胰島素抵抗研究中廣泛應用。在國內外核心雜志共發表文章200余篇。
兼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專家組成員,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衛生部臨床醫生科普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新藥、進口藥評審委員,國家科技獎、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委員,國家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評審委員,中央保健會診專家等職。是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副主編及中華內科雜志、中華高血壓雜志等多家醫學雜志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