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蜜棗煲豬腱
【材料】:百合100克,蜜棗50克,豬腱300克,陳皮1角,鹽少許。
【做法】:百合、蜜棗、陳皮放在冷水中浸泡約20分鐘,撈起備用;豬腱放入開水中氽燙,去除腥味和血水,冷卻后洗凈,切塊備用。將全部材料與清水2000毫升一起放入湯鍋里,以大火煲開,改用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消熱潤燥,安神止咳。萬物滋長的春天,也是滋補身體的好時機,廣東人煲湯常用百合和蜜棗,是滋補的湯品。百合含有蛋白質、磷和糖分,具有消熱潤燥的作用,不但可以美膚,還有鎮咳、祛痰、鎮定神經的作用;蜜棗可以補中益氣、止肺咳行氣健脾。以百合、蜜棗煲豬腱,具有滋潤養顏、潤肺生津的功效,經常飲用此湯可滋養身體,面色紅潤。
淮山白術羊肚湯
淮山白術煲羊肚湯清潤而略帶中藥材的氣味,具補脾健胃、消積化滯、養氣斂陰的功效,宜在這不冷不暖且雨紛紛的氣候下進食,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淮山50克、白術15克、雞內金12克、紅棗12個、羊肚600克、生姜3片。
淮山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以及止瀉泄的功效,《本草經》說它“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本草綱目》亦認為它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現代醫學則認為它所含粘蛋白質可在人體內水解為有滋養作用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而所含的淀粉酶有水解淀粉為葡萄糖的作用。而白術是有名的燥濕藥材,且能健脾益胃。雞內金消食化積,紅棗則補氣補血。羊肚即羊胃,性溫味甘,功能補虛,健脾胃,止虛汗,如《千金?食治》說它能“主胃反,治虛贏,小便數,止虛汗”。
【烹制】各藥材洗凈,稍浸泡紅棗并去核;羊肚(或請市場售者處理干凈)洗凈置沸水中稍滾片刻,撈起,用刀刮凈衣膜,再用食鹽洗凈,切成塊狀,然后與一起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