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對酶不是很了解,但如果說到唾液,大家可能會想到酶,沒錯,唾液里含有酶,可以幫助我們殺死口腔里的一些細菌與微生物,它與我們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身體中的酶都起著怎樣的作用與功效呢?敬請收看本期的健康大智慧聽金城老師講“酶”好人生。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愈來愈重視健康問題。酶在人體代謝進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與人們的健康緊密相聯,從一定意義上說,認識酶,就是認識我們自己。
酶在生命體中作用顯著
酶,是指由生物體內活細胞產生的一種生物催化劑,它能在機體中十分溫和的條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種生物化學反應,促進生物體的新陳代謝。人體內至少有4000多種酶,生命活動中的消化、吸收、呼吸、運動和生殖都是酶促進反應的過程。
近日,中國微生物學會酶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金城教授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指出:“沒有酶,就沒有生命”。酶可以促進糖在人體中的吸收。糖包括蔗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麥芽糖、淀粉等。在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其余的糖都要在體內轉化為基本的單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用饅頭時,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被人體吸收,讓人感到甜味。酶究其本質是一種蛋白質,可催化體內的化學反應,酶能讓反應速度提高100萬—1000億倍,如果沒有酶,一口饅頭可能要消化一年時間。
葡萄糖轉為糖元,是人體儲存能量的方式。吃完飯以后,吸收到血液里的葡萄糖不能夠及時地變成糖元,卻總在血液里儲備著,因而造成高血糖。而當葡萄糖激酶活性不夠時,就可能會導致糖尿病。因此,人體一旦缺失酶會導致多種遺傳疾病。
酶在各種疾病中都有應用
酶在各種疾病中都有應用,轉氨酶能反映肝臟的健康狀況,當它異常升高時,肝臟可能受到損害;凝血酶與心腦血管疾病關系密切,它會導致凝血塊產生,堵塞血管,導致中風、腦血栓等疾病;多種心肌酶反映心臟的綜合狀況;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可以治療癌癥等。
談到現代人的高發疾病,不得不提到“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酶與“三高”有直接的關系。一些患者抱怨,為什么這“三高”常常連在一起呢?因為人體的發生機制,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牽一發而動全身。肝臟受損導致各種酶合成不足。脂肪過多,酶無法及時分解,血脂就會升高。高血糖引發血液黏稠,血壓升高。血糖高胰島受損,導致血脂升高。
糖尿病是40歲以上人群的高發疾病,對人們的健康構成很大的威脅。對于糖尿病,有些人的認識存在一個誤區,即認為它是由于糖攝入太多造成的。金城指出,日常生活中所攝入的糖對人體的影響并不是很大,攝入糖過多所導致的肥胖才是疾病發生的前提。
糖尿病的病因十分復雜,目前認為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環境、免疫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歸根到底是由于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金城指出,讓人體少吸收淀粉是降糖的重要手段。葡萄糖苷酶可以產生葡萄糖,醫學上研制出相應的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它可以有效減少淀粉的吸收,吃進去的淀粉,不會變成糖,從而根本上控制葡萄糖的濃度。
日常如何正確保健
現代人生活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人們普遍注重營養的攝入,但是,有些人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營養過剩。過剩的營養難以代謝,會在體內堆積,造成肥胖。肥胖會為多種疾病提供潛在的可能性。其原因主要有兩個:運動量不夠;體內蛋白質脂肪、淀粉代謝紊亂。金城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炎癥狀態。”
保持身體的健康,關鍵在于保持體內營養均衡,肉類、蔬菜的攝入都要保持一定的量,不可偏廢。據金城介紹,高血糖患者并不是不吃糖,患者服用藥物,一味地降低血糖,終也可能導致低血糖,患者平日也可以適量補充糖分。許多研究人員研究證實,只要適量攝入,掌握好吃糖佳時機,對人體是有益的。
此外,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吃飯的時候,應該細嚼慢咽,刺激唾液分泌,使唾液產生的淀粉酶充分與食物混合,有利于酶盡快發揮作用,刺激胃產生更多的蛋白酶,還可以去除食物中的細菌。還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保證睡眠質量,讓身體更好地新陳代謝,保持充沛的體力。
適量的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但是,運動并不是越多越好。金城趣稱,“生命在于運動,但不在于劇烈運動。”飯后散步可以促進食物的消化,打太極拳也可以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運動應該以自己的身體不感到疲勞為宜,40歲以后的人不宜進行劇烈運動。過度疲勞與劇烈運動,也會造成酶的不穩定。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應該“管住嘴,邁開腿”,飲食均衡,加之適量的運動。糖尿病并不是因為吃糖多,不過,為了預防糖尿病,在飲食方面還是少吃糖為好。過多食用白糖等單糖容易引起肥胖,肥胖可以誘發糖尿病,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使受損的胰腺難以承受,從而加重病情。
夏天是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專家建議,日常養生應當注意如下幾個方面:1.每天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睡眠一定要充足。2.每天堅持做些運動,出微汗為佳。3.少吃過甜,過咸,油膩的食物,多吃粗糧和蔬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金城,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博士,研究員,中國微生物學會酶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微生物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