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癥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老年癡呆癥發病很隱秘,病性很慢,是老年癡呆常見的類型。今天本欄目的閔寶權教授就帶領我們大家認識老年癡呆癥以及老年癡呆癥的癥狀。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老年癡呆癥的癥狀
認知功能下降
第1組為認知功能下降。典型的首發征象為記憶障礙,早期以近記憶力受損為主,遠記憶力受損相對較輕,表現為對剛發生的事、剛說過的話不能記憶,忘記熟悉的人名,而對年代久遠的事情記憶相對清楚。早期常被忽略,被認為是老年人愛忘事,但逐漸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同時語言功能逐漸受損,出現找詞、找名字困難的現象,可出現計算困難、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執行功能下降等。
精神癥狀和行為障礙
第2組是精神癥狀和行為障礙(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包括抑郁、焦慮不安、幻覺、妄想和失眠等心理癥狀;踱步、攻擊行為、無目的徘徊、坐立不安、行為舉止不得體、尖叫等行為癥狀。多數癡呆患者在疾病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發生率約70~90%,影響患者與照料者生活質量,容易成為癡呆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
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
第3組是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表現為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越來越困難,吃飯穿衣上廁所也需要幫助,簡單的財務問題也不能處理,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顧,后完全不能自理。通?;颊邚妮p度至重度進展需要8~10年。
臨床上人為的將老年癡呆癥的臨床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3年):為輕度癡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作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匯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為中度癡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癥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為重度癡呆期。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終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發癥。
本期嘉賓介紹
閔寶權,男,副主任醫師,四川籍,先后就讀華西醫大、協和醫大、首都醫大。從事神內臨床工作20年。擅長頭暈、頭痛、癡呆、抑郁焦慮、失眠、恐懼、脫髓鞘病、老年變性病、顱內不明性質病變。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臨床實踐中,經歷了大量各式臨床案例,熟悉本科各種常見病的診治,對多種疑難病癥也有較多處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