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主要是因為我們的飲食不節所導致的,脾胃不好應該抓緊治療,如果因為脾胃不好引起脾胃虛寒,脾胃濕熱就不劃算了,下面就看看健康北京陳誩教授講脾胃不好該吃些什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生姜粥
鮮生姜5-10克切片,大棗2-5枚,粳米100-150克,同煮粥,用適量油鹽調味食用。有暖脾養胃,祛風散寒功效,適用于病后或老年人脾胃虛寒,反胃食少,嘔吐清水,腹痛泄瀉,頭痛鼻塞,以及慢性支氣管炎肺寒喘咳。若用于風寒感冒則去大棗,加入蔥白3根。
胡椒豬肚湯
原料:胡椒12克,豬肚1個(約600克),蜜棗5枚。
做法:豬肚用生粉、鹽擦洗內外,洗凈。將胡椒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與蜜棗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時,調味后,飲湯吃豬肚、蜜棗。
功效:溫中健脾、散寒止痛。用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屬脾胃虛寒者,癥見胃脘冷痛、喜溫喜按、腹脹欲嘔、四肢不溫、形寒怕冷者。
茴香狗肉湯
原料:大茴香10克,桂皮5克,陳皮6克,草果6克,生姜2片,狗肉250克,醬油適量,大蒜頭4枚。
做法:將大回香、陳皮、桂皮、草果、生姜洗凈;大茴香、桂皮、草果槌碎;大蒜頭去皮;狗肉洗凈,切小塊,放鼎內熱油炒去膻味。將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煮至狗肉熟爛即成,飲湯吃狗肉。每天1料,分2次食完,連服5天為1療程。
功效:溫中、助陽、暖胃。用于寒胃上脘疼痛、喜熱喜按、嘔吐清水、神疲乏力。又可用于胃虛胃寒、平素四肢不溫者。糯米500克,淮山藥50克,共炒熟,研成細末,每早晨用小半碗,加白糖、胡椒末少許,開水沖服。可治脾胃虛寒,久瀉,飲食減少。
紅棗秈米粥
大紅棗7枚、秈米50克,共同于清水中以文火久燉至熟爛,加入紅糖10克,熱食。
干姜蜂蜜糯米飲
干姜30克,糯米20克,蜂蜜20克。將干姜、糯米洗凈,研磨成細粉,入鍋,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取稠汁,待溫后調入蜂蜜即成。上下午分服。有溫胃補虛、止吐散寒的功效。
姜汁牛乳飲
鮮生姜30克,鮮牛乳250毫升。將鮮生姜洗凈、去皮,切成細絲,放入容器加水搗爛取汁,加入牛乳中,用小火煮沸即成。上下午分服。有溫補脾胃的功效。
脾胃虛寒的人宜食食物如下:
性溫味甘辛,具有健脾補氣、溫暖腸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秈米、羊肉、雞肉、牛肚、豬肚、鏈魚、草魚、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菜、芥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紅糖等。
本期嘉賓介紹
陳誩,女,1975年參加工作,在職研究生學歷,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中醫醫院黨委書記,消化中心主任。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醫院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7年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二批繼承人,跟師國家級名老中醫王嘉麟教授學習,從事中西醫結合消化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主要涉及中醫藥綜合療法對腹瀉與便秘的干預;腸道炎癥因子與潰瘍性結腸炎的相關性;中醫藥灌腸治療改善結腸潰瘍的作用;中藥與腸動力的相關性。主持首都發展基金項目1項,發表論文10余篇。
臨床專長:胃腸病、慢性腹瀉、潰瘍性結腸炎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