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常的人走路姿勢是筆直的,如果那天你發現自己走路的姿勢開始搖擺起來,你會有什么感想呢?是否覺得這很正常呢?走路搖擺是疾病引起的嗎?敬請收看本期的健康北京聽關振鵬講搖晃出來的腿疼。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1、在沒有外傷的情況下,關節部位腫脹、疼痛,應考慮是風濕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往往是游走性的疼痛,患者感覺一會兒這里的關節痛,一會兒那里的關節痛;類風濕常累及指間關節,臨床表現為晨僵,活動不靈活,此類情況應到風濕科就診,沒有風濕科的醫院一般內分泌科接診此類患者。
2、內科疾病引起的腿部腫脹、疼痛。心臟病、腎臟功能不健全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都有可能出現腿部腫脹和疼痛,應及時到相應的專科進行診治。專家提醒,不論哪一種原因引起的腿部不適,都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就診時,一定要注意帶好自己以往的檢查記錄,并如實向醫生說明自己的身體狀況、患病情況及以往病史,以便醫生根據情況更準確地分析判斷病情,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3、由于運動或是意外造成摔傷、扭傷、拉傷而引起的腿痛,首先應當到骨科就診,讓醫生排除有無骨折、肌腱的拉傷、損傷以及軟組織損傷。
總之,日常生活中引起腿疼的原因有很多,患者一定要積極去醫院進行檢查,避免耽誤病情。
腿疼的原因都有哪些?風濕病是除了外傷引起腿疼的大因素,風濕病的癥狀有以下幾點:
(一)疼痛疼痛的部位有助于判斷疼痛是否來自關節病變。必須分清局部病變引起的疼痛與系統性病變引起的廣泛性疼痛的區別。
(二)僵硬患者晨起或休息較長時間后,關節呈膠粘樣僵硬感,活動后方能緩解或消失。晨僵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為突出,可以持續數小時,在其他關節炎則持續時間較短。
(三)關節腫脹和壓痛往往出現在有疼痛的關節,是滑膜炎或周圍軟組織炎的體征,其程度因炎癥輕重不同而異。可由關節腔積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則多見於骨性關節炎。
(四)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指關節喪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關節有尺側偏斜,關節半脫位等。這些改變都與軟骨和骨遭破壞有關。在類風濕性關節炎常見。
(五)乏力乏力指的是肌力下降或喪失。由于乏力常與其他癥狀一起出現,例如,疼痛、晨僵、疲勞等,因此患者有時會分辨不清什么是乏力。在患者無法完成行走、咀嚼、吞咽等動作時,患者才會發現自己出現了乏力的癥狀。乏力是否對稱、是中軸性還是外周性分布,對疾病的鑒別診斷非常有用。
(六)疲勞疲勞是風濕病常見的癥狀之一,在嚴重時甚至會使患者無法完成日常活動。疲勞在炎性及非炎性疾病都會出現,如RA及纖維肌痛綜合征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關振鵬,男,醫學博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援疆干部。主要科研方向為人工關節置換術后自體血液回輸技術,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其預防和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術后肺動脈栓塞的早期診斷及處理原則,血友病性關節炎的人工關節置換技術及圍手術期處理,近年來在國內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20余篇,并參加了數本臨床專著的撰寫工作,先后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二等獎,目前承擔北京大學“985”課題及人民醫院院內科研發展基金各一項。現任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科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