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是因為心肌缺血和缺氧所造成的,那么你知道心絞痛的癥狀嗎?敬請收看本期的萬家燈火視頻聽聽李志剛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主任醫師李志剛,講心絞痛癥狀。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心絞痛癥狀
疾病癥狀
一、穩定型心絞痛:
心絞痛以發作性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疼痛的.部位主要在心前區,有手掌大小范圍,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達無名指和小指,有時也可發生頸、咽或下頜部不適;胸痛常為壓迫、發悶或緊縮性,也可有燒灼感,但不尖銳,不像針刺或刀扎樣痛,發作時,患者往往不自覺地停止原來的活動,直至癥狀緩解;發作常由體力勞動或情緒激動(如憤怒、焦急、過度興奮等)所激發,飽食、寒冷、吸煙、心動過速等亦可誘發。典型的心絞痛常在相似的條件下,早晨多發;疼痛一般持續3~5鐘后會逐漸緩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能在幾分鐘內使之緩解。可數天或數星期發作一次,亦可一日內發作多次。
二、不穩定型心絞痛:
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共同表現特點為心前區痛,但是疼痛表現形式多樣,發作誘因可有可無,可以勞力性誘發,也可以自發性疼痛。發作時間一般比穩定性心絞痛長,可達到30分鐘,疼痛部位和放射部位與穩定性心絞痛類似,應用硝酸甘油后多數能緩解。但是也經常有發作不典型者,表現為胸悶、氣短、周身乏力、惡心、嘔吐等,尤其是老年女性和糖尿病患者。
疾病體征
一、穩定型心絞痛:
體檢常無特殊發現,發作時常見心率增快、血壓升高,表情焦慮、皮膚涼或出汗,有時出現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馬律。
二、不穩定型心絞痛:
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體征經常不明顯,缺乏特異性。一般心臟查體可發現心音減弱,有時可以聽到第三或第四心音以及心尖部的收縮期雜音,嚴重者可發現伴隨的周身異常改變。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李志剛
男,1965 年6月生,漢族,中共黨員。1987年畢業于黑龍江中醫學院中醫本科,1990年畢業于黑龍江中醫學院醫學碩士,2000年畢業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針灸學博士。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針灸學會現代針灸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針灸學重點學科骨干,中國性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