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常見的,過敏也分很多種類那么你知道小兒過敏癥嗎?敬請收看本期的湖北飲食養生匯聽聽崔玉濤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首都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崔玉濤,講小兒過敏癥。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小兒過敏癥
(一)發病原因
1.食物
任何食物包括大白菜在內,都可能誘發過敏癥。但常引起過敏的是牛奶、蛋清、花生,和其他豆科植物堅果等少數幾種食物。
2.與禽類有關的疫苗
有麻疹、腮腺炎、黃熱病和流行性感冒疫苗。引起不良反應的主要是疫苗中的禽蛋白,以及在某些疫苗中的水解明膠山梨醇和新霉素。病史常能提供有關線索。
3.膜翅目昆蟲
如蜂類可引起致敏者發生局部或全身過敏癥,可以各種有關蜂毒液作皮試診斷。
4.藥物
其中以β-內酰胺抗生素和阿司匹林/非類固醇類抗炎劑常見。
5.皮膚試驗和IT
由于所用變應原也是,或可能是患兒過敏的變應原因而極易誘發過敏。
6.運動
近發現新的一類患者,他們在運動后出現風團和其他過敏癥狀,稱為運動誘發過敏癥。有一些患者在飯后運動就會發生,與食物的種類無關。而另一些則在食入特殊食物后才隨著運動出現反應,稱運動依賴食物誘發過敏癥,預防的方法是在飯后2h內不要運動。
7.寒冷
亦可誘發過敏癥。輕者遇冷全身起風團發癢,暖和后很快消失;重者可誘發全身性過敏癥,這類患者應避免過冷和游泳,一旦出現癥狀應盡快使身體暖和。
8.天然橡膠
99%是來自橡樹的膠乳(latex),診斷依靠皮膚點刺試驗。體外檢測膠乳特異性IgE不及皮試敏感,目前我國尚無膠乳提取液,可以橡膠制品作快速斑貼試驗20~30min觀察結果。膠乳是制造各種橡皮手套、醫用的各種橡皮導管、麻醉用口罩、玩具奶嘴等的原料,因此任何患兒在吸吮奶嘴、吹氣球、玩橡皮玩具或用其他膠乳制品后出現癥狀,應疑及對膠乳過敏。對膠乳過敏者還會對多種蔬菜水果過敏。
9.在手術的全身麻醉期間
90%的過敏癥在靜脈用藥3min內發生,常涉及肌肉松弛劑。膠乳過敏反應通常發生于20~60min,對100例麻醉期間出現的全身反應觀察如下:循環虛脫68%,全身潮紅55%,皮膚水腫(主要累及面部)55%,支氣管阻塞23%,心跳停搏11%,神經肌肉阻斷藥如氯琥珀膽堿(司可林)、阿片類止痛藥、手術期間使用的抗生素或魚精蛋白膠乳輸血和麻醉劑也易誘發。
10.原發性復發性過敏癥
其中許多只是暫時未找到病因,因此其診斷主要是排除試驗。有些患者在餐后出現嚴重哮喘反應,可能是由于食物中的偏亞硫酸氫鹽所致;另一些反復發作,不明原因休克,可能為牛奶中潛在的青霉素所致等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崔玉濤
1986年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兒科系,稍后在該校攻讀了兒科學專業研究生,在香港大學瑪麗醫院的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完成了培訓期,在北京兒童醫院完成了住院醫生實習期,稍后成為該所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的副主任,在新生兒監護領域被公認為資深專家。現中美合資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科高級醫生,主要從事新生兒急救、嬰兒生長發育監測、早期嬰兒問題的干預和疾病的治療等工作,對新生兒及嬰幼兒醫學領域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和實踐經驗。在完成現行醫療工作的同時。長期以來擔任《父母必讀》等知名母嬰健康雜志醫學專欄的特約專家,并在《父母必讀》雜志開辟了《崔大夫診室》專欄,還多次在北京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參與育兒相關節目的錄制。20年來先后參加《實用兒科急診醫學》《兒科診療常規》《體液平衡》《臨床兒科學》等專業書籍的編寫,也參與了《媽媽寶寶-育兒大全》等科普書籍的編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