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失調會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那么你知道內分泌失調的癥狀嗎?敬請收看本期的萬家燈火節目聽聽紀小龍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院病理科主任紀小龍,講內分泌失調的癥狀。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內分泌失調的癥狀
女性
1、肌膚惡化:肌膚上突然出現了很多黃斑、面色發暗、色斑,抹了不少的化妝品也無濟于事,其實這不只是單單的皮膚問題,這些色斑也是內分泌不穩定時再受到外界因素不良刺激引起的。
2、脾氣急躁:更年期女性經常會出現一些脾氣急躁、情緒變化較大的情況,出現出汗、脾氣變壞等,這可能是女性內分泌功能出現紊亂導致的。
3、婦科疾?。簨D科內分泌疾病很常見,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量不規律、痛經、月經不調等都是婦科內分泌的疾病,還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內分泌失調有關,有些面部色斑也是由于內分泌失調引起的。
4、肥胖:“喝涼水都長肉”,很多人經常發出這樣的感慨。據內分泌科醫生介紹,這可能和本人的內分泌失調有關系,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飲食習慣也會對內分泌產生影響。
5、不孕:有的女性婚后多年,性生活正常,卻懷孕無望。去醫院檢查,醫生告之,先調內分泌。究其原因,是內分泌失調,使得大腦皮層對內分泌的調節不靈,導致某些與懷孕密切相關的激素正常的分泌紊亂,影響懷孕;或是子宮內膜受損,對女性激素的反應不靈敏,反射性地影響內分泌的調節,降低了受孕成功的機會。
6、乳房疾病:乳房脹痛、乳腺增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內分泌失調。乳房更重要的作用則是通過雌激素的分泌促進其生長發育,所以一旦內分泌失衡,紊亂,便容易形成乳腺增生及乳腺癌。
7、體毛過多:不論男女,體內的內分泌系統都會同時產生與釋放雄性激素與雌性激素,差別在于男生的雄性素較多,女性的雄性素較少,這樣才會產生各自的特征。但當體內的內分泌失調時,女性雄性激素分泌過多,就可能會有多毛的癥狀。
8、白發、早衰:白發早衰也可能是個內分泌問題。另外,內分泌失調,尤其是性激素分泌減少,是導致人體衰老的重要原因。
9、耳鳴:更年期婦女經常抱怨自己有耳鳴,但聽力檢查正常。除耳鳴外,她們還會出現一些無法解釋的癥狀,如用手觸摸耳郭或用手輕叩頭皮時,也會出現耳鳴。
男性
1、臉上長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許多男孩子臉上長痘,其實就是內分泌失調造成的,只是它屬于內分泌失調的輕微表現,而且是可以通過自身調整過來的。
2、睪丸內分泌異常的病變:原發性睪丸功能低下,比較常見的有克萊恩弗爾特(Kline felter)綜合征、放射性損傷、細胞毒素損害、營養不良等;繼發性睪丸功能低下,如Kallmam氏綜合征、雄激素受體缺乏所表現的男性假兩性畸形等。
3、腎上腺疾?。喊⒌疑喜?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柯興氏綜合征(皮質醇增多癥)、女性化腎上腺皮質腫瘤、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癥、醛固酮增多癥等疾病,均可造成男性不育。
4、甲狀腺疾病;嚴重的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甲狀腺功能亢進,均可影響生殖功能。甲狀腺功能低下時,睪酮合成減少,精子生成受到抑制,并發生性功能紊亂。甲狀腺功能亢進時常伴有男性乳房發育、性欲減退、陽痿等。
5、垂體病變:垂體功能亢進,早期可出現性欲增加、體型改變等,繼而便發生性欲減退、精液異常、陽痿等并導致不育。垂體功能低下,如垂體腫瘤、炎癥、手術損傷或放療破壞垂體,致使垂體功能低下,出現性欲、性交能力降低,睪丸萎縮,精子生成障礙。垂體腫瘤可使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干擾LH的分泌而抑制睪丸生精功能及發生陽痿,從而導致男性不育。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紀小龍
男,江蘇句容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院病理科主任、腫瘤生物治療科主任、納米醫學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國內11家雜志的副主編、編委以及美國《環境腫瘤病理雜志》編委,全軍解剖學組織胚胎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委員會委員、全國全軍及北京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1993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78年畢業于第三軍醫大學。1981年碩士研究生畢業。1987年在美國安德森腫瘤中心做博士后研究一年。1994年在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進修。1997年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任訪問教授。 在腫瘤早期診斷、淋巴瘤診斷有很深的造詣,每年在病理會診中解決疑難及關鍵診斷1000例以上。198l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了腫瘤免疫封閉機理的研究。1991年報道了國內外首例淋巴結肺吸蟲病。1996年發現并報道了特殊類型霍奇金病。1997年率先對肝癌治療中癌細胞死亡機理進行研究報道。2003年7月成立國際上首家納米醫學研究所任所長。新近開展的“腫瘤自體血活化療法”對晚期癌癥病人進行生物治療和“腫瘤形態機理的研究”均為國內外少有人涉及的課題。已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參加編寫專著12部,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 項,三等獎5項,四等獎6項。
紀小龍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內多家醫學雜志副主編,全軍解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醫學病理學家,擅長于醫療糾紛的死亡原因、病理切片判讀有獨到之處?,F任本中心法醫病理首席鑒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