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對于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胃受傷了吃飯都吃不香,那么你知道胃脹怎么辦嗎?敬請收看本期的養生堂視頻聽聽趙榮萊,翟興紅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趙榮萊,北京中醫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翟興紅,講胃脹怎么辦。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胃脹怎么辦
首先就要控制飲食的選擇,對于那些油膩、油炸、難消化的食物一定要少吃,少吃過甜、過酸、生冷的食物,還有對于能產生大量氣體的食物要少吃,比如馬鈴薯、紅薯、山芋等。
胃腸疾病與心態息息相關,很多人其實本身沒有胃腸疾病,只是個人心態差,抑郁而至,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心態要擺正,保持良好心態也是預防多種疾病的堅實基礎。
適當可以吃些幫助消化的藥物,建議使用中藥健胃消食片等,相比西藥而言,中藥副作用小。
吃飯的時候,如果狼吞虎咽、說話太多的話,很容易就將空氣給吸進胃腔中,所以平時好吃飯時候細嚼慢咽 ,這樣更有利于消化。
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難消化。湯好飯前喝,飯后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饅頭、面條可以養胃,不妨試試,而且吃面條不容易產生胃脹的感覺。
木瓜適合胃的脾性,可以當作養胃食物,不過對于胃酸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除了冰的東西以外,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采用按摩的方式,揉腹部,左50下,右50下,可以幫助消化。
注意事項
胃病的人應該戒煙、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都是傷胃的。
胃的脾性喜燥惡寒,因而冷飲和雪糕也必須要戒,食物以熱為好,這對于任何人都是一個考驗,特別是酷暑時節。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趙榮萊
1954年畢業于浙江大學醫學院,1964年參加北京市第二期西醫學習中醫班,自1966年至今在北京中醫醫院工作,任副主任、主任醫師。 趙榮萊先生1978年至1990年任北京市中醫研究所副所長。歷任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胃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老教授協會醫藥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醫學文庫》編委、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志常務編委、《北京中醫》雜志編委。獲國務院伴發有突出貢獻證書及政府特殊津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認定為全國名中醫。北京市中醫研究所碩士生導師、北京市中醫高徒生導師。主編學術專著兩部,發表論文170篇,獲北京市衛生局及北京市科技成果獎26項。1978年領導并組織“電子計算機中醫專家診療系統”課題的研究,是國內第一個將中醫臨床實踐與電子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跨學科課題,其成果獲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獎。
趙榮萊先生擅長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食管、胃腸、肝、膽胰、腎臟疾病及各類虛證。療效顯著,受到廣大患者的好評,先后在健康報、健康咨詢報、北京日報、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中華醫藥”等刊物及欄目中被介紹。
翟興紅
主要學習工作經歷:1990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六年制本科,1995年北京市中醫研究所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研究生畢業后在北京中醫醫院內科工作迄今。曾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內科進修一年。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胃食管病變,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等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腹瀉,習慣性便秘及消化系統功能性疾病和內科雜癥。
長期從事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師從全國中西醫結合專家趙榮萊教授,為衛生部、人事部、國家中醫管理局確定的國家級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名老中醫徒弟,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方面有深入研究。2002年入選首批北京市中醫藥人才培養計劃(125人才)。曾獲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獎,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優秀論文二等獎,以第一作者在國家級核心醫學期刊上發表論文10余篇,主編、副主編著作《百病調護叢書:感冒》 、《脾胃病名醫臨證經驗》2部。長期承擔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專業本科生授課教學,2004年被評為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