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分為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有氧運動就是科學運動,那么你知道科學運動的方法嗎,知道科學運動的誤區嗎?敬請收看本期的健康大財富聽聽葛鳳麟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醫骨傷科主任葛鳳麟,跟您講科學運動的誤區。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科學運動的誤區
不做熱身運動
很多人一到健身房抓起器械就練,練完就走。表面上看好像節省了時間,其實不然。因為熱身運動能拉伸肌肉、肌腱和關節,加快血液循環,為訓練做好身體準備,避免在訓練中受傷。所以,熱身運動花點時間是值得的,且必須做。
餓著肚子做運動
餓著肚子做運動無異于開著一輛沒有油的坦克,你的身體需要能量來保證運轉。一些健康的小食,如燕麥粥或香蕉,可以在駕車去健身房的途中就消化掉,并提供你接下來的運動所需的額外能量。在上午運動時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經過一夜,你的胃已經空了,熱量已經消耗完了。你需要給它加些燃料,讓它重新啟動。
出汗越多減脂越多
許多人認為汗出得越多越減肥,有些同學甚至裹著保鮮膜上健身操課,感覺汗好像出得多了,但是單純的出汗并不能有效減肥,總是用保鮮膜會讓皮膚容易發炎。建議同學們健身時穿著透氣好的運動衣褲。
局部減肥,練哪就減哪
脂肪是全身性的,并非練哪個部位就可以減哪個部位的多余脂肪。運動消耗的熱量大于攝入的熱量,全身脂肪才會減少,而不會只減一個部位,其他部位不變。
做健身狂人,超負荷鍛煉
鍛煉的效果與鍛煉的次數事實上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因為身體也需要“休息”。要想增強肌肉力量絕不可以心急,肌肉需要48小時來維護組織和提升力量。正確的做法是,每個肌肉群每周多鍛煉兩次,一定要給它們充足的恢復時間。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寧夏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葛鳳麟
男,中醫骨傷科主任,“葛氏捏筋拍打正骨按摩療法”主要繼承代表人,中醫傳統醫學手法研究會會員,新加坡同濟醫藥學院客座講師。多年來為廣大患者、外國友人、中央領導、各界名流治病保健,享譽海內外。擅長中醫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肩周炎及各種軟組織扭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