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常說吃核桃能夠補大腦,因為核桃的外形長得像大腦,那么你知道核桃的的功效與作用嗎,敬請收看本期的央視健康之路聽聽池曉玲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廣東省中醫院肝病專科主任池曉玲,講核桃的功效與作用。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核桃的功效與作用
核桃的功效:
核桃性溫、味甘、無毒,有健胃、補血、潤肺、養神等功效。《神農本草經》將核桃列為久服輕身益氣、延年益壽的上品。唐代孟詵著《食療本草》中記述,吃核桃仁可以開胃,通潤血脈,使骨肉細膩。宋代劉翰等著《開寶本草》中記述,核桃仁“食之令肥健,潤肌,黑須發,多食利小水,去五痔。”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記述,核桃仁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處三焦,溫肺潤腸,治虛寒喘咳,腰腳重疼,心腹疝痛,血痢腸風”等功效。
核桃的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核桃中的磷脂,對腦神經有良好保健作用。核桃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有防治動脈硬化的功效。核桃仁中含有鋅、錳、鉻等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體在衰老過程中鋅、錳含量日漸降低,鉻有促進葡萄糖利用、膽固醇代謝和保護心血管的功能。核桃仁的鎮咳平喘作用也十分明顯,冬季,對慢性氣管炎和哮喘病患者療效極佳。可見經常食用核桃,既能健身體,又能抗衰老。有些人往往吃補藥,其實每天早晚各吃幾枚核桃,實在大有裨益,往往比吃補藥還好。 核桃是食療佳品。無論是配藥用,還是單獨生吃、水煮、作糖蘸、燒菜,都有補血養氣、補腎填精、止咳平喘、潤燥通便等良好功效。核桃的食法很多,將核桃加適量鹽水煮,喝水吃渣可治腎虛腰痛、遺精、陽痿、健忘、耳鳴、尿頻等癥。核桃與薏仁、栗子等同煮作粥吃,能治尿頻、遺精、大便溏瀉、五更瀉等病癥。核桃與芝麻、蓮子同做糖蘸,能補心健腦,還能治盜汗。生吃核桃與桂圓肉、山楂,能改善心臟功能。核桃還廣泛用于治療神經衰弱、高血壓、冠心病、肺氣腫、胃痛等癥。
1. 核桃仁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及人體營養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這些成分皆為大腦組織細胞代謝的重要物質,能滋養腦細胞,增強腦功能。
2. 核桃仁有防止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此外,核桃還可用于治療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核桃對癌癥患者還有鎮痛,提升白細胞及保護肝臟等作用。
3. 核桃仁含有的大量維生素E,經常食用有潤肌膚、烏須發的作用,可以令皮膚滋潤光滑,富于彈性。
4. 當感到疲勞時,嚼些核桃仁,有緩解疲勞和壓力的作用。
核桃的營養成分
當代自然療法大師莫里森博士推薦的強心食品中就有核桃。據測定,每100克核桃中,含脂肪50~64克,核桃中的脂肪71%為亞油酸,12%為亞麻酸,蛋白質為15~20克,蛋白質亦為優質蛋白,核桃中脂肪和蛋白是大腦好的營養物質。糖類為10克,以及含有鈣、磷、鐵、胡蘿卜素、核黃素(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E、胡桃葉醌、磷脂、鞣質等營養物質。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池曉玲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理論修養,熱愛中醫事業,從事中醫臨床工作30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擅長辨證施治、中醫心理治療、情志療法、中醫外治法及藥膳食療、養生保健,尤其擅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指導臨床診療,提出并實施中醫多維立體系列療法體系治療肝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纖維化、肝炎肝硬化、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療效顯著。擅長運用中國傳統文化理論指導日常養生保健,編著《實用肝膽疾病藥膳食療大全》、《醫學營養與疾病》等著作,2007年至今在《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等開設“二十四節氣養生”、“二十四節氣體質養生”專欄,推廣中醫四季養生、二十四節氣體質養生技巧,不斷將健康的理念、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養生保健的理念送進尋常百姓家,獲得廣大患者及百姓好評。2006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評為“全國百名科普專家”,2008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評為“全國百名優秀中醫信使”。
現任廣東省中醫院肝病專科主任、廣東省中醫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十一五”重點肝病專科學術帶頭人及項目負責人。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肝病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傳染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肝膽病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外治分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肝臟病學會肝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肝臟病學會常務委員、常務理事,廣東省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感染科分會常務委員,廣州市醫療事故專家鑒定委員會成員,廣州市科普評審專家,廣州市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委員,《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