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檢查時間表
有些孕婦經常會問我應該什么時候去孕檢,每次孕檢都檢查什么呢,每次都需要扎手指嗎?想要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女性在孕期各個時間段都需要做檢查,以便盡早發現異常,盡早治療。
孕6-8周:確診是否宮內妊娠。每位準媽媽在孕期第12周時,都正式開始進行第1次產檢。由于此時已經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一般會給媽媽們辦理“孕婦健康手冊”。日后為每位準媽媽做各項產檢時,也會依據手冊內記載的檢查項目分別進行并做記錄。
孕12周:空腹抽血,檢查建檔,進行基礎檢查,包括B超、白帶常規、婦科檢查、胚胎發育情況,全身檢查包括血壓、體重、了解心、肝、腎的功能,血、尿常規、血型、唐氏篩查、傳染病系列。排除常見疾病如宮外孕、葡萄胎及各種類型的流產。
13~16周孕期檢查:從第二次產檢開始,基本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問診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準媽媽在16周以上,可抽血做唐氏癥篩檢(但以16~18周佳),并看第一次產檢的抽血報告。至于施行羊膜穿刺的周期,原則上是以16~20周開始進行,主要是看胎兒的染色體異常與否。體重每周增加不超過500克理想。
17~20周孕期檢查:準媽媽在孕期20周做超聲波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問題。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準媽媽在16周時,已可看出胎兒性別。首次胎動,第1胎約在18~20周出現;第2胎則在16~18周會感覺到。
21~24周孕期檢查:大部分妊娠糖尿病的篩檢,是在孕期第24周做。先抽取準媽媽的血液樣本,來做一項耐糖試驗,不需要禁食。喝下50克的糖水,等1小時后,再進行抽血,當結果出來后,血液指數若在140以下,屬正常;指數若為140以上,就要懷疑是否有妊娠糖尿病,需要再回醫院做第二次抽血。總共要抽4次血。只要有2次以上指數高于標準值的話,即代表準媽媽有妊娠糖尿病。在治療上,要采取飲食及注射胰島素來控制,不可口服藥物來治療,以免胎兒畸形。
25~28周孕期檢查:如果準媽媽的乙型肝炎兩項檢驗皆呈陽性反應,一定要讓小兒科醫師知道,才能在準媽媽生下胎兒24小時內,為新生兒注射疫苗,以免讓新生兒遭受感染。至于德國麻疹方面,準媽媽除了要抽血檢驗。在此特別提醒曾注射過德國麻疹疫苗的女性,由于是將活菌注射于體內,所以,好在注射后3~6個月內不要懷孕,因為可能會對胎兒造成一些不良影響。
結語:孕期對于孕婦而言要做的有很多,歸納總結有衣著,飲食,睡眠,運動,工作和個人衛生等方面,孕婦在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身體,保證胎兒和自身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