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溫陽活血
女人在一個月中有一天會感到身體微微發熱,并伴有較多的透明、拉絲狀白帶綿綿而下,這正是排卵的日子。在這個日子的前后3~5天,就是排卵期。中醫認為,排卵期是“陰轉陽,陽氣內動”,意思是在月經期后,陰氣不斷增長,漲到一定程度后便開始轉化為陽。這個階段注意溫陽活血,能夠調養血虛狀態,促進排卵。
在飲食上,可以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加一些溫陽活血的藥物,如荊芥、丹參、肉桂等。此外,要注意保持情緒穩定,不要過于激動。排卵期的時間比較短,準備懷孕的女性可以在這兩天安排性行為,同時要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對受孕非常有益。
陽長期:健脾補氣
在排卵后至下次月經來潮前的5~7天,稱作“陽長期”,因為這個時期女性子宮內陰血旺盛、陽氣充沛,為受孕做好了準備。有些女孩子就是在陽氣充沛的這段時間,覺得精神狀態等各方面機能都特別好,所以無所顧忌,常吃冷飲寒食,結果就容易落下病根。
這個時期,需要以健脾補氣為主,因為一方面對于想要孩子的婦女來說,受精卵是否能順利著床,要看子宮內血液是否充足,血液充足,子宮才溫暖、養分充足,利于受精卵存活,反之則為“宮寒”,不利于受孕。另一方面,對于一般女性而言,雖然沒有受孕的需要,但是經過前面三個階段又補又通之后,必須有個“管理員”將這些血液引導到正確的血脈中去,這個責任是交給脾的。中醫認為“脾統血”,脾健則血得統攝、使血有所歸,不致溢出脈外。
這個時期女性一定注意不要受涼,不能吃冷飲等溫度低的食物,有些食物本身寒性大,比如梨、葡萄、山竹、西瓜等,此時也要盡量不吃。可以多喝一些淮山藥粥,以健脾、補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