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脾胃虛弱的癥狀嗎?你知道如何來治療嗎?敬請收看本期的國醫養生堂聽聽李素平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同仁堂外賓部中醫保健專家李素平,講脾胃虛弱的癥狀。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脾胃虛弱的癥狀
臨床表現
脾胃虛弱臨床表現:病程較長,泄瀉時輕時重或時發時止,大便稀溏,色淡無臭味,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食后易瀉,吃多后見腹脹、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神疲倦怠,形體瘦弱,舌質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氣,助運化濕。方選參苓白術散加減,藥用黨參、白術、茯苓、山藥、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陳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劑,分3次服。如時見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膩者,加蒼術、厚樸;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隱隱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氣懶言,便瀉不止,甚至脫肛,加黃芪、升麻、葛根;兼夾濕熱,口苦舌黃,或大便夾粘凍,加黃連、馬齒莧。
:脾胃虛弱癥狀:因稍進油膩食物或飲食稍多,大便次數就時顯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時瀉時溏,遷延反復,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兒童脾胃虛弱的癥狀的原因
有一些小孩面黃肌瘦,這并不是小孩本身營養不良造成的,而已因為他們脾胃虛弱導致的。小孩脾胃虛弱一般沒什么食欲,不喜歡吃東西。
1、人體微量原素的缺乏
如缺鋅可導致腹瀉、厭食癥;缺鈣導致生長停滯、抽搐等;缺鐵等致貧血、厭食、生長發育停滯。以上這些都可使人體營養物質吸收不足,日久則使小兒“面黃肌瘦”。
2、飲食不節
小兒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脾胃功能還不健全。所以如果飲食上不加節制,饑一頓,飽一頓,不按時吃飯,或零食太多,都可影響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調,脾胃虛弱等癥,日久則“面黃肌瘦”。
3、不合理的用藥
小兒患病后,家長非常著急,就在很短的時間內服大量藥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鎮痛的西藥,如阿斯匹林、撲熱息痛、消炎痛、紅霉素等,這些藥都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惡心、嘔吐等癥,這樣,病雖治好,卻留下了胃受損傷的后患。長期下去則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營養不良而致“面黃肌瘦”。
4、過食寒涼
小兒本為“陽盛”主體,易產生內熱,所以喜食寒涼。如果不加以節制,過食寒涼之物,就易損傷脾胃,造成脾胃虛寒,功能下降,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營養的攝取。 5、營養失衡 小孩子沒有自控能力,吃東西沒有節制,一旦吃得過多,就會損傷到脾胃,出現消化紊亂,吸收不好,面黃肌瘦。有些家長以為孩子營養不夠,變本加厲給孩子做好吃的,結果反而增加了腸胃負擔,脾胃進一步受損,進入惡性循環。[1]編輯本段治療方法
治法:健脾益氣,和胃滲濕
方藥:參苓白術散
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砂仁,陳皮,桔梗,扁豆,山藥,蓮子肉,薏以仁理氣健脾化濕.
脾胃虛弱的飲食 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
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
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
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茲將與脾胃病有關者,擇要敘述。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貴州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李素平
副主任醫師、教授、北京同仁堂外賓部中醫保健專家,國家特殊監督藥品委員
出身于中醫世家,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中醫系,從醫45年,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大內科疑難雜癥為主,兼治婦兒疾病,在臨床工作中深受廣大患者和家屬的好評。
內科系統疾病擅長診治: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內分泌、小兒免疫力差、易感冒發燒咳嗽、慢性鼻炎、咽喉炎、氣管炎、消化不良偏食挑食、面黃肌瘦、便秘、便溏、高血壓、冠心病、高粘高脂血癥、心梗腦?;謴推?、糖尿病及合并癥、甲亢、風濕類風濕、坐骨神經痛、慢性咽炎、氣管炎、肺心病、肝膽脾胃。慢性胰腺炎、結腸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脾胃虛弱、面黃消瘦、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便秘痤瘡、暗斑、皮疹、皮炎、肥胖、脫發早白、腎虛及更年期綜合癥、術后恢復期、腫瘤放化療期間的中醫調理。
婦科方面:懷孕前、產后的中醫調理、痛經、月經不調、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增生、陰道炎、宮頸炎、面部長斑、產后發胖、腹部贅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