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喝水五大錯誤迷思
喝水很重要,不僅要抓對時機,更要喝得有技巧,錯誤的喝水方式不但達不到該有的功效,反而可能傷身致病!以下列舉喝水的五大錯誤迷思,仔細詳讀,小心別陷進去!
1.口渴了才喝水
渴的時候才喝水已經來不及了!因為當人感到口渴時,代表體內已經嚴重缺水的,所以平時在渴感出現之前,就應少量、多次補水。
2.無節制的猛喝水
無節制的猛灌水,會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不僅會影響身體機能,對于心臟或是腎臟功能有問題的人來說,更是生命的一大威脅。
3.夏天好熱狂喝冰水
酷熱夏天狂喝冰水固然暢快過癮,但大量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影響消化、刺激胃腸,使胃腸的蠕動加快,甚至引起腸痙攣,導致腹痛、腹瀉。
4.飯后立刻喝水
飯后不要大量飲水。水喝多了會沖淡胃酸,降低殺菌力,又不利于消化。
5.一次就把一天份的水喝光
切忌一次飲用過量的水,之后就滴水不沾,這樣不僅身體來不及吸收,還會因為突如其來過多的水量讓身體負擔過重,造成腎臟及心臟問題,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引發“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