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寒冷的冬天里很多常見的病癥都伴隨著我們,那么你知道一些冬季高發病的癥狀嗎?敬請收看本期的廣東健康來了聽聽李智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治醫生李智,講冬季高發病的癥狀。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冬季高發病的癥狀
Top1 以心絞痛、心肌梗塞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老年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缺乏運動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預防建議:武警總醫院急救中心主任王立祥認為冬季溫差大血管易收縮和痙攣,干燥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誘發冠心病。大家要注意保暖,避免血管過度收縮;補充水分,每天不能低于2000ml水,降低血液黏稠;忌食生冷食物;減少晨練;保持情緒穩定。
Top2 以腦卒中、腦血栓為代表的腦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老年人、高血壓、高血脂以及有腦血管疾病家族史人群
預防建議:冬季人體毛細血管收縮,血循環外周阻力加大會引起血壓升高,促進血栓形成,老年人更容易導致誘發腦中風。大家要注意保暖,避免血管過度收縮;有病史的人一定注意按時吃藥;飲食應該較為清淡、保證新鮮水果;保持情緒穩定。
Top3 以感冒、老慢支、哮喘為代表的呼吸系統疾病
高危人群:全人群,尤其是亞健康人群
預防建議:可以準備一些穴貼,當感覺出現咽喉壁干燥,嗓子癢等感冒初起癥狀后,貼在相應穴位。對于預防呼吸道疾病比較有效的穴位有:大椎、風池、檀中、迎香、天突、肺俞等。成人穴位貼敷的時間為6-8小時,貼敷期間禁食生冷、油膩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哮喘患者要注意避開冷空氣。
Top4 以皮膚瘙癢為代表的皮膚類疾病
高危人群:皮膚較為干燥的人群
預防建議:廣安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宋坪認為冬季由于人體代降低、分泌減少,會造成皮膚表面油脂不足,皮膚的抵抗力下降,極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癥狀。洗澡勤不要緊,但在洗澡的時候不要用堿性的沐浴露,并且在洗澡之后一定要使用護膚霜;對于皮膚比較干燥的人群來說,在家里泡澡的時候可以在浴缸當中放入2-3兩煮過的燕麥或者淀粉,可以起到滋養皮膚的作用。
急救方法
心血管疾病急救 含服硝酸甘油
武警總醫院急救中心主任王立祥介紹,如果病人在家出現心血管疾病突發癥狀,病人家屬應該馬上撥打急救電話,同時使病人平躺下來,立刻給病人含服硝酸甘油,盡可能用"氧立得"之類的簡易吸氧裝置給病人吸氧。病人家屬應該盡量保持冷靜,切不可啼哭喊叫,保持室內安靜,以免刺激病人加重病情。
腦血管疾病急救 切忌盲目掐人中
腦血管疾病突發容易引發昏迷,發病癥狀為頭疼加劇、流口水,有時半邊臉發麻。據王立祥介紹,如果病人出現昏迷狀況,病人家屬一定首先撥打急救電話,然后讓患者保持側臥位,及時清理患者的嘔吐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額,以利止血和降低腦壓。不要為了弄醒病人而大聲叫喊或猛烈搖動昏迷者,這樣只會使病情迅速惡化,不可盲目掐患者人中,這樣很有可能阻礙病人呼吸。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 迅速通風
因為目前北京城中依然有不少人冬季依靠燒煤取暖,發現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應該立刻打開所有通風的門窗,將中毒者背出充滿一氧化碳的房間,解開衣領及腰帶以利其呼吸順暢,患者應側臥,防止嘔吐物誤吸入肺內導致窒息。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李智
針灸專家,中醫臨床碩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治醫生,中國養生保健協會專家,北京市老年病協會委員,《養生大世界》雜志特約專欄作家。李智曾作為中國三名中醫專家之一,代表中國在奧運會英文發言,李智受到了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外國專家的一致好評。李智多次受邀在電臺、網絡、電視臺講課,其中在北京電視臺《養生堂》主講中醫養生,創養生類欄目的收視新高,倍受觀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