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吃年夜飯是我國傳統的習俗那么你知道如何吃年夜飯才健康嗎,敬請收看本期的廣東健康來了聽聽陳允斌講解如何健康的吃年夜飯。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高級公共營養師陳允斌,講如何健康的吃年夜飯。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健康的吃年夜飯
清淡爽口少油膩
要減少油、鹽、糖的攝入量。葷菜應多選用脂肪含量少的魚、蝦、禽肉,如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深海魚、兔肉、羊肉、鵝肉、鴨肉等;素菜應多選用抗氧化能力強、葉綠素含量高、高維生素C、高纖維素的蔬菜,如芹菜、芥菜、菠菜等。這類蔬菜有利于消除體內的自由基,增加腸胃蠕動,將動物蛋白在體內代謝所產生的一定的毒性物質排出。
年夜飯食物的多樣化,還體現在飲食方式上。以新鮮好奇為先,后吃自己為喜愛的菜品。多食白蘿卜、木瓜汁、山楂汁、乳酸菌豐富的飲品等食物,幫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
年夜飯少不了飲酒助興,但飲酒要適當、適度,好選用黃酒,因為黃酒是營養豐富的飲料。黃酒以溫飲為佳,可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燙熱喝還可以使黃酒中極微量的有機化合物揮發掉,同時所含的脂類芳香物蒸騰,使酒更加甘爽醇厚、芳香濃郁。
節日期間切莫忘記清晨一杯白開水,一是有利于利尿,二是促進排泄,三是有利于排毒,四是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五是預防心絞痛。清晨飲水應以白開水為好,飲水量一般在200毫升左右。過多飲水對胃不利,也會影響早餐進食,所以要適量。
進食過程要合理
進食過程合理。過年時,家宴好先上涼菜,然后再上熱菜;炒菜先上咸口味的菜肴。這樣容易吸引食欲,具有開胃功效。
酸堿食物搭配。過年時,餐桌上大多的菜都是雞、鴨、魚、肉等,這些幾乎都是酸性食物。營養專家王琦指出,健康人體的血液必須保持微堿性狀態,如果進食過多酸性食物,血液會呈酸性,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要搭配堿性食物,如海帶、萵筍、芹菜、香菇、胡蘿卜、蘿卜等。
副食勿替主食。營養專家指出,副食中多是動物性蛋白食物或蔬菜水果,吃多了容易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科學搭配防五偏
第一偏多。全家團圓,飲食安排比較豐盛,主婦在節前會準備很多菜,做好了放進冰箱,可以吃上好幾天,其實不是很科學。各種素什錦菜放置時間長了,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對健康不利。
第二偏葷。過年吃大魚大肉形成習慣,海鮮滿桌,造成蛋白質過剩,脂肪過剩,容易導致血壓、血脂異常。如今高尿酸的人、肥胖的人越來越多,此類慢性病患者尤其注意不要喝啤酒、不要吃太多海鮮、豆制品、內臟,少喝葷湯,菌菇類食物嘌呤含量高,也要少吃。節日應酬多、活動少、吃的多,容易患“節日綜合征”,如每年節后常出現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腸炎、血糖增高、痛風發作等吃出來的病。因此節日期間要合理膳食,量體而補,不能有多少就吃多少,要掌握適當的量。
第三偏油。很多人認為,油多菜好吃,主婦在烹調時常把素菜葷做。如蠔油生菜、廣東菜心,都會放很多油,雖然吃的是素菜,但是同時攝入了大量的油。很多人認為素油不是脂肪,其實是大的誤區,素油100%是脂肪,所含的脂肪量甚至超過了五花肉。
第四偏咸。過年冷盤多是咸魚、咸鴨、咸鵝,會攝入大量的鹽,對高血壓患者不利。冷菜開胃,如果多點一些清爽素食,本來可以平衡主菜油脂過多和蛋白質過剩的問題。然而,多數家庭以醬牛肉、魚肉類冷菜為主,使冷菜失去了調劑營養平衡的作用,加劇了蛋白質過剩。比較好的選擇是以生拌蔬菜、蘸醬蔬菜,用這些清爽的食物開胃,可以保證一餐中的膳食纖維,還能避免蛋白質作為能量被大半浪費。心腦血管病人內臟應少吃,因為膽固醇含量高。
第五偏甜。過年糖的攝入會明顯增多,各種點心、飲料、水果、糖塊等作為電視食品可能吃得比較多,會使血糖、血脂增高,盡量少吃餐前飲料應以新鮮的果汁、菜汁為主,但果汁也要限量,肥胖者、高甘油三脂、高血糖的人不宜多喝。碳酸飲料好別喝,酸奶可以喝,但也要控制量。糖尿病、脂肪肝、痛風病人、高尿酸血癥好以茶代酒,也可以菜汁代替,蘇打水可以促進尿酸的排泄,高尿酸血癥者可以此代替酒類。
美食之后,好能喝些清淡粥食,既養胃,又能改善營養平衡,如加入各種粗糧、薯類、豆類等。宴席上只吃菜、不吃飯,空腹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質而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僅于消化無益,其中的蛋白質還會被浪費,并產生廢物。
如何糾正五偏,李群主任建議,要平衡膳食,飲食注意多樣化,有葷有素,有主食,有副食。在烹調方法上要注意清淡,盡量用蒸、煮,拌、燴、涮等方法,減少鹽、油的攝入量,菜要注意新鮮,不要一次做太多。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陳允斌
女,出身中醫世家,健管家,高級公共營養師,同時也是知名的人氣食療養生作家,致力于推廣中華傳統的健康飲食方式,是生活食療養生的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