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所需的營養離不開肉,那么你知道如何科學的選肉嗎?敬請收看本期養生匯聽聽楊毅玲,徐靜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系教授楊毅玲,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徐靜,講如何科學的選肉。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科學的選肉
選擇肉類食物有兩個原則。
第一
越小的動物越好。日常生活中的佳肉食當數蝦肉、魚肉、鵝肉、鴨肉、雞肉,其次才是羊肉、豬肉和牛肉。
鵝肉和鴨肉的化學結構很接近橄欖油,經常食用具有降低人體血內膽固醇的作用,對心臟保健很有好處。魚肉蛋白質吸收率很高,所以對中老年人尤其是身體虛弱的人特別適合。
宋新特別提醒說,吃小魚或小蝦時特別要連頭帶尾吃,魚頭富含磷脂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而魚腹部豐富的魚油則是對身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
第二
顏色淺的肉類營養成分越好。肉食類以顏色的有無及深淺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色澤鮮紅或暗紅,比如豬肉、牛肉、羊肉等。第二類為肉色或嫩白色,如雞肉、鴨肉、鵝肉、兔肉及魚肉等。第三種為幾乎無色,主要是水生貝殼類動物肉,比如蛤肉、牡蠣與蟹肉等。
淺色和無色肉中的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含量明顯低于紅肉。而恰恰是體積越小的動物肉質的顏色越淺,再次說明體積越小的動物往往越有營養,建議大家日常飲食中應向體積小的魚蝦貝殼類食物上傾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云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楊毅玲
女,45歲,北京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已從事中醫診斷學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20余年,曾應邀赴香港浸會大學講學及臨床研究。一直潛心研究教學法,不斷探索教學規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七個教學風格。即:綱舉目張,以點帶面;比喻比較,激發聯想;學則須疑,以疑激思;掌握規律,系統貫通;案例教學,學以致用;授之以魚,教之以漁;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先后承擔并很好地完成了中醫專業七年制、中醫專業五年制、針灸推拿專業、養生專業、中藥學專業、護理專業、外國留學生針灸進修班、成人教育等不同專業、上百個班級的中醫診斷學的教學任務,教學時數已達二千多學時。 由于教學成績突出,于1994年被評為“全國高等中醫藥對外教育優秀教師”,獲榮譽證書。
徐靜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營養師職業資格鑒定考證培師,中國營養聯盟理事高級講師,CAC全國職業培訓與就業促進專家師資委員會膳食營養課程師資,榮獲第四屆中國營養師年會金牌講師大賽“金牌講師”稱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體育臺FM102.5 飯點說吃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