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招:太陽下梳頭
古人養生,講究“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也就是說,古代的人們在春季晚睡早起;到寬闊的地方散步運動;散開束發、寬松衣帶,不讓身體受到束縛。這一原則現在也很適用。
春季要養陽,所以應多曬太陽,特別是早起的時候,邊曬太陽邊梳頭,或者按摩頭頂的百會穴,能幫助人增加陽氣,滋潤五臟。春天還要養肝,而“肝開竅于目”,所以,養好眼也能護肝。建議人們全身放松,面對太陽,閉上眼睛,讓玻璃窗和眼瞼濾去過于強烈的太陽射線,同時轉動眼珠,先順時針再逆時針,每天堅持十幾分鐘。人們還可以每天回到家用清水洗洗眼周、眼瞼,并按揉眼睛周圍,以促進血液循環。
春天風大干燥,需特別注意補水,防燥排毒;因氣候變化大,需按天氣隨時增減衣物,有慢病的老人尤其要做好保暖工作,后背、腰腿都是重點。春捂的原則是:如果日平均氣溫在15℃以下,或日夜溫差大于8℃,就好不要脫棉衣。
第五招:心理倒時差
春天養肝重要的是保證心情順暢,但春節剛過,多數人在突然轉變生活方式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不適反應,進而影響到心情。因此,建議人們盡快倒倒“時差”。
上班族花一點時間回顧節前的工作,擬定新年計劃,就會以比較主動、有準備的心態來應對工作,不會顯得手忙腳亂。節后應迅速恢復日常作息習慣,清淡飲食,白天盡量把注意力專注到工作上,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利于迅速倒回“時差”。
從親情滿滿的家鄉回到大城市的年輕人,也許會重新感覺到孤獨和寂寞。這類人不妨盡量頻繁地跟家人、朋友保持聯系,以此幫助自己度過“過渡期”,也不妨把家鄉帶來的特產分發給同事和鄰居,也許就能在身邊經營出新的友誼。
春季養生吃什么
一、適合的補品:大棗蜂蜜養肝
春天是肝氣足、肝火旺的時候,所以在飲食上我們要多選擇護肝健脾的食物,應添加大棗、蜂蜜、山藥、蓮子、芡實,可以每天做一點粥來食用,不僅可以幫助護肝健脾胃,還可以幫助滋補、增加氣血、預防春困。
二、適合的口味:省酸增甘
初春陽氣初發,辛甘之品可助春陽。所以在春季應該增甘減酸。因為,酸性食物入肝,甜性食物入脾。多食酸可引起胃酸分泌障礙,影響消化吸收,應少食酸澀、減少脾胃功能的負擔。
為了預防肝旺傷脾,適合選擇辛甘的食物:蔥、生姜、棗、花生、小麥粉、蕎麥、玉米等谷物果。陰虛內熱之人,可選擇鴨肉、海帶、綠豆、甘蔗汁、荸薺、百合等,以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