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困擾著很多的中老年人,那么你知道糖尿病人的癥狀嗎,知道糖尿病人吃什么好嗎,敬請收看本期的廣東健康來了聽聽陳偉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副教授 副主任醫師 碩士研究生導師陳偉,講糖尿病人吃什么好。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
“三宜”是指——
五谷雜糧,如莜麥面、蕎麥面、燕麥面、玉米面等富含維生素B、多種微量元素及食物纖維的主食,長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豆類及豆制品,豆類食品富含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且豆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
苦瓜、洋蔥、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理想食物,如能長期服用一些蜂膠,則降血糖和預防并發癥的效果會更好。
糖尿病人日常飲食也要警惕“三不宜”———不宜吃各種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果醬、冰淇淋、甜餅干、甜面包及糖制糕點等,因為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現高血糖;
不宜吃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及動物脂肪,如動物的腦、肝、心、肺、腰、蛋黃、肥肉、黃油、豬牛羊油等,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不宜飲酒,酒精能使血糖發生波動,空腹大量飲酒時,可發生嚴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蓋低血糖的表現,不易發現,非常危險。
糖尿病人甜食不能沾,可長期服用蜂膠,因為蜂膠不含糖,只是有點腥澀味。
一、飲食定時定量
根據年齡、性別、職業、標準體重[(身長-100)×0.9]估計每日所需總熱量。男性比女性每天所需熱量要高約5%。而年齡大小不同所需熱量也有差異,一般是每公斤體重需要熱量千卡數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5%~10%每公斤體重/日。而不同體力勞動者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輕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日消耗30~35kcal熱量;中等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天消耗35~40kcal熱量;重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天需40kcal以上熱量。一般來說,孕婦、乳母、營養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應酌情增加,肥胖者酌減,使病人體重保持正常體重的5%左右,常可使病情得到滿意控制。
二、合理調整三大營養素的比例
飲食中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調整。既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又要滿足人體的生理需要。目前,美國糖尿病協會(ADA)主張:糖尿病病人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應占總熱量的55%~60%;蛋白質攝入量不應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5%。以每日每公斤體重0.8~1.2g為宜。發育期的青少年及孕婦、乳母或特殊職業者及其它合并癥的病人可酌加至1.5g左右;每日脂肪攝入總量不能超過總熱量的30%,以每日每公斤體重0.6~1g為好,如肥胖病人,尤其有血脂過高或有動脈硬化者,脂肪攝入量應視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三、飲食計算及熱量計算
供給機體熱能的營養素有3種: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每克可供熱能4kcal(1kcal=4.184kj),脂肪每克供熱能9kcal(37.74kj)。糖尿病病人可據其勞動強度將每人每天需要的總熱量(kcal)按照碳水化合物占69%、蛋白質占15%、脂肪占25%的比例分配,求出各種成分供給的熱能,再按每克脂肪產熱9kcal,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每克產熱4千卡換算出供給該病人不同營養成分需要的重量,可一日三餐或四餐。三餐熱量分布為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四餐熱量分布為早餐1/7,其余三餐各2/7。例如:一個體重60kg的中等體力勞動者,正常體型的成年糖尿病病人,按每日每公斤體重40kcal的熱量計算,一天總熱量為2400kcal,按以上比例分配即1440kcal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360kcal熱量來自蛋白質,600kcal來自脂肪。提供這些熱量需供給360g碳水化合物,90g蛋白質,66g脂肪。
我們強調通過飲食控制熱量的方法,并不是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天一定要機械地去計算,而應在掌握這一計算方法后,每隔一段時間或體重有較大幅度改變時計算一下,制訂出下一階段飲食方案,而少食甜食,勿過食肥甘,避免膏梁厚味為自我調理之首,飲食選擇既有原則但又要力求多樣。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陳偉
男,主治醫師,負責臨床會診、基礎工作。1995年畢業于青島大學醫學院醫學營養系, 同年進入北京協和醫院擔任營養醫師工作,2004年獲協和醫科大學內科碩士學位,2007年獲衛生部副主任醫師資格,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青年委員兼秘書長,北京中西醫結合學分會臨床營養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健康管理學組組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參加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課題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撰寫科普書籍近二十部,從事臨床疾病的營養治療、大眾健康的宣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