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多發于上班族的身上,那們你知道頸椎病的癥狀嗎,知道如何來治療嗎?敬請收看本期的廣東健康來了聽聽江勛源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江勛源,講頸椎病的癥狀。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頸椎病的癥狀
頸椎病椎間盤出了問題,壓迫神經,在相應神經分布區內感覺或運動障礙;例如:引起小手指、中指發麻,頸椎病人的癥狀:脖子疼,頭暈,一轉脖子難受,惡心。原因:頸椎問題引起大腦血液供血不足。加強頸部肌肉鍛煉,要注意的是:
要保持一定鍛煉的時間,每一次要練的時間長一點,訓練量要小,采取比較安全的姿勢。另外還可以熱敷,熱敷可以幫助頸部肌肉鍛煉,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對頸椎病效果,熱敷可以用熱麥敷。頸椎病當中包括頸椎骨質增生癥,輕則可見頸項不適,酸楚疼痛;重則可合并脊髓、椎動脈、神經根等受累而成為各種類型的頸椎病,出現相應的以下臨床表現:
①神經根型癥狀:
頸后與肩背部疼痛,有針刺樣或觸電樣的麻木感;頸部活動受限,握力減弱,手指活動不靈,精細動作困難等。手握不住東西。
②脊髓型癥狀:
此型易導致癱瘓,多表現為步態不穩,行走笨重,感覺腳底好似踩在棉花上,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手無力,或持物易失落等。
③交感神經型癥狀:
視力模糊,眼瞼無力,眼窩腫痛,流淚;心動過速或過緩,心前區痛和血壓高,肢體發涼,體溫下降。遇冷肢體有針刺感,繼而出現紅腫或疼痛加重;頭、面、頸部也可發麻或疼,耳鳴、耳聾、舌麻木等。
④椎動脈型癥狀:
頭痛、頭暈、腦缺血;頭轉向某一方位時,即感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突然肢體麻木,感覺異常,持物無力或突然摔倒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江勛源
男,1964年10月出生,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醫學影像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長期承擔專科、本科、七年制多門主干課程《臨床醫技學》(診斷學基礎)及《骨傷科影像診斷學》的主講老師及教學組長,首次在第二臨床醫學院開展英語“雙語教學”。主持校及部級教學課題三項,參與省級及校級課題四項,第一作者發表論文八篇,自篇教材一部,參編著作多部,教學多媒體四套。
江勛源對腫瘤影象學和放射學有較深造詣,曾獲得“教學觀摩一等獎”、“ 優秀帶教老師獎”及“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多項獎。
頸椎病的好治療方法
8點。很多人晨起時喜歡用頸椎拖著自己起床,必須改掉這壞習慣,而改用腰部的力量。
9點——溫暖頸椎。給自己準備一杯茶,做法是,紅糖一湯匙、生姜7片,用沸水沖開10分鐘即成,建議每天喝一次。
10點——做5分鐘的頸椎操。做法是:端坐在椅子上,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頭、右轉頭、前伸頭、后縮頭、讓頭做順時針和逆時針環繞的動作,注意要輕緩。
12點——吃飯時,盡量地動用自己的咀嚼肌,喝水時可以把頭盡量往后仰,這些可以舒緩僵硬的頸部肌肉。
15點——簡單地按摩頸部。做法是:將十指交叉,放在頸部后方,輕柔地摩擦頸部,連續按摩50次,這時頸部會發熱,并有很舒適的感覺。
18點——做做戶外運動。比如游泳、打球、瑜伽等都是非常適合白領女士參加的運動項目。
19點——晚餐補骨。可以把核桃、生地、牛骨、黑芝麻等具有補骨髓的材料巧妙地加到晚餐中,起到強壯筋骨的目的。
21點——學學大鵬展翅的動作,來保養頸椎,注意不要抬頭哦。每次堅持5分鐘,這樣可以幫助你增加頸椎部肌肉的韌性。
23點——選擇健康的枕頭。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保健枕頭對頸椎有很好的支撐作用,能讓頸椎得到較好的休息。同時,枕頭的寬度應達到肩部。對于頸椎不好的人來說,木板床、棕棕繃床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