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癥狀很明顯,那么你知道糖尿病的癥狀嗎,知道如何來治療嗎?敬請收看本期的cctv10健康之路聽聽母義明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市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母義明,講糖尿病的癥狀。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糖尿病的癥狀
1.多尿
是由于血糖過高,超過腎糖閾(8.89~10.0mmol/L),經腎小球濾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形成滲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達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腎臟疾病者,腎糖閾增高,尿糖排泄障礙,在血糖輕中度增高時,多尿可不明顯。
2.多飲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明顯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丟失過多,發生細胞內脫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進一步明顯升高,刺激口渴中樞,導致口渴而多飲。多飲進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機制不十分清楚。多數學者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進出組織細胞前后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時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縮小,刺激攝食中樞,產生饑餓感;攝食后血糖升高,動靜脈血中濃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攝食中樞受抑制,飽腹中樞興奮,攝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缺乏或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組織攝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雖然血糖處于高水平,但動靜脈血中葡萄糖的濃度差很小,組織細胞實際上處于“饑餓狀態”,從而刺激攝食中樞,引起饑餓、多食;另外,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從尿中排泄,因此機體實際上處于半饑餓狀態,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進。
4.體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盡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體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或胰島素抵抗,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強,消耗過多,呈負氮平衡,體重逐漸下降,乃至出現消瘦。一旦糖尿病經合理的治療,獲得良好控制后,體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體重持續下降或明顯消瘦,提示可能代謝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見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釋放出能量,同時組織失水,電解質失衡及負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視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診時,主訴視力下降或模糊,這主要可能與高血糖導致晶體滲透壓改變,引起晶體屈光度變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屬功能性改變,一旦血糖獲得良好控制,視力可較快恢復正常。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母義明
男,1962年生,1984年畢業于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并獲學士學位。此后在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從事臨床和科研工作,期間分別獲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醫學碩士學位和日本國立九州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現擔任《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副主編、《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副總編輯、《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特約審稿員、《中國男科學雜志》和《生殖醫學雜志》》、《中華糖尿病雜志》、《中國糖尿病雜志》、《實用內科雜志》編委,中華內分泌學會中青年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糖尿病血管病變的發生機制和治療以及性腺激素的調節機制等。曾獲全軍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一項和三等獎多項以及解放軍總醫院醫療成果二等獎5項。目前承擔的科研工作包括中日科研合作項目一項、國家科技部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由陳香美教授主持〉分課題一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并指導下級醫師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項。己在國際刊物發表論著30篇、國內刊物發表論文150余篇。在英文醫學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
1994晉升副主任醫師、副教授,2001年晉升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擔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性腺學組組長。北京市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分會副會長。全軍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常委、秘書長。2011年獲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