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節制房事、不可過度
春天陽氣上升,人的性欲功能也有增強的趨勢。因此,切忌因精神興奮而房事過度,特別是飲酒之后、剛剛洗浴后不可馬上進行房事,否則會耗氣傷精不利身心健康。甚至會誘發心梗、中風等疾病。
7、萬物復蘇、注意防病
俗語說:“百草回芽,百病引發”春天萬物萌動,也適合細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不但容易引發流感、肺炎、流腦、猩紅熱、腮腺炎等,若不重視養生保健,一些舊病宿疾也易復發與加重,如偏頭痛、咽炎、過敏性哮喘、高血壓、心肌梗塞、精神病等。所以,春天應特別注意講衛生、防蟲害、多開窗通風,注意調攝身心,防止疾病發生。
春季睡眠原則“夜臥早起”
春天的正常睡眠,應是“夜臥早起”。一日之計在于晨,早在《黃帝內經》就有精辟論斷,“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毛緩行,以使志生”。就是講,人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要適當晚睡早起,到戶外散步,悠然自得地舒展肢體,使精神活動寄望于大自然中。飯后、睡前閑庭漫步,不僅可消食化氣,還可無思無慮,心身得以休養,神清氣爽。但同時要注意,春天,尤其在初春,乍暖還寒,還需視天氣增減衣服,預防春溫的發生,把流感、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等阻擋于外,所以說適當“春捂”也是必要的。許醫師經過十幾年臨床實踐,切身體會地表示,春季睡眠宜“按時入睡,過時不候;午睡一刻鐘,能夜補一小時;體腦并用,形與神俱,精神乃治”。
另外,也應注意,春木當令,性情亢奮的人宜舊恙復發。俗話說:黃花黃,瘋子忙。但這種情況可通過適當增加睡眠,靜心修養,審因辨證治療,可防治或緩解病情發展。在春暖花開季節,也是花粉過敏患者高發時期,適當遠離花粉地帶,能起到預防作用。同時,也應注意到,春季睡眠與養生要和運動調養相結合。所謂“聞雞起舞”,順應生物節律習性,經過一夜睡眠,伸展疲倦的身軀,在空氣清潔的室外,選擇適合自己鍛煉項目,吸收大自然活力,調養精神,煉氣保精,增強抗病能力,使自己充滿春天般的活力。
天有四時,春夏秋冬,人有生長壯老。遵循天人相應,順應一年四季氣候變化規律和特點,合理調整四季睡眠與養生,可以加強人體適應自然的能力,避免疾病發生。提倡健康的睡眠:合理作息,身心愉快,早睡早起,有益健康。
結語:春暖花開時正是人們出游踏青的好時節,因此在戶外玩樂時一定要注意防風邪入侵,同時在生活習慣和飲食調理上也做好相應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