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小時候的時候,都要打一些疫苗來預防各種疾病,這就是所謂的寶寶疫苗接種,下面我們還是來看看本期的健康之路視頻聽聽吳婕翎的講解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歷任住院醫師吳婕翎,講寶寶疫苗接種。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寶寶疫苗接種
1.疫苗的分類
計劃內疫苗(一類疫苗) :是國家規定納入計劃免疫,屬于免費疫苗,是從寶寶出生后必須進行接種的。計劃免疫包括兩個程序:一個是全程足量的基礎免疫,即在1周歲內完成的初次接種;二是以后的加強免疫,即根據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況適時地進行復種。
計劃外疫苗(二類疫苗) :是自費疫苗。可以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各地區不同狀況及家長經濟狀況而定。如果選擇注射二類疫苗應在不影響一類疫苗情況下進行選擇性注射。要注意接種過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腦疫苗、脊灰糖丸)要間隔4周才能接種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腦及所有二類疫苗)。
2.寶寶接種疫苗后的正常典型反應
反應1:局部紅、腫、熱、痛
代表疫苗:注射類疫苗
幾乎每種經注射接種的疫苗都可能引起這種局部反應。其中比較明顯的如破傷風疫苗,還可能同時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注射部位有瘙癢感等反應。這些局部反應一般都比較輕微,大多在兩三天后自行消退,屬于接種疫苗的正常反應。
處理方法: 用清潔毛巾熱敷注射部位,可以減輕疼痛感和不適感。注意不要讓寶寶抓撓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繼發感染。如果接種疫苗部位的紅、腫、熱、痛持續性加劇,局部淋巴結明顯腫大、疼痛,說明有可能出現繼發性感染,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反應2:發熱
代表疫苗:百白破、麻疹、流感、腦膜炎、甲肝等疫苗
這種發熱一般在接種疫苗后的24小時內出現,發熱的同時還常常伴有乏力、嗜睡、煩躁和周身不適等全身反應,少數寶寶還可能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一般寶寶的體溫都在38.5℃以下,持續1~2天。
處理方法: 如果發熱在38.5℃以下,寶寶沒有其他明顯不適,就不必進行特殊處理,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一般1~2天內體溫就能恢復正常。如果體溫超過38.5℃,同時還伴有較嚴重的煩躁、嘔吐等癥狀,或體溫2天后持續不退并有繼續上升的趨勢,要考慮是不是在此期間寶寶又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3.寶寶接種疫苗后的非正常反應
非正常的狀態,例如嚴重的過敏反應、高燒或異常的頭痛等。嚴重的過敏反應對于任何疫苗都很罕見,如果發生,它會在疫苗接種后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出現。癥狀包括: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哮喘、蕁麻疹、疼痛、虛弱、心跳加速或眩暈。如果出現高燒或癲癇,會在接種后1-2周內出現。
處理方法: 立即聯系醫生或將寶寶送往醫院;告訴醫生發生的情況,在哪天什么時間發生的,疫苗是什么時間接種的。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吳婕翎
女,主任醫師,副教授,兒保科主任,醫學博士,畢業于廣州醫學院臨床醫療系。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歷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及副主任醫師。曾于2003年到上海復旦大學兒科醫院進修內分泌學。于2010年到澳洲悉尼學習兒童心理發育及糾治。系國家兒童心理保健規范專家組成員,廣東省微量元素學會副理事長,廣東醫師協會委員及秘書,廣東醫學會兒童保健學組秘書。專業專長:小兒內分泌(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矮小等),兒童保健,嬰幼兒心理發育。
擅長領域:小兒內分泌(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矮小等),兒童保健,嬰幼兒心理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