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被人們稱為不死的癌癥,那么你知道風濕病的癥狀嗎?敬請收看本期的養生堂視頻聽聽馮興華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東城中醫院風濕免疫科特聘專家、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馮興華,講風濕病的癥狀。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風濕病的癥狀
(一)疼痛:
疼痛的部位有助于判斷疼痛是否來自關節病變。必須分清局部病變引起的疼痛與系統性病變引起的廣泛性疼痛的區別。
(二)僵硬:
晨僵這種情況主要表現為晨起或休息較長時間后,關節呈膠粘樣僵硬感,活動后方能緩解或消失。晨僵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為突出,可以持續數小時,而其他關節炎則持續時間較短。[1]
(三)關節腫脹和壓痛:
往往出現在有疼痛的關節,是滑膜炎或周圍軟組織炎的體征,其程度因炎癥輕重不同而異??捎申P節腔積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則多見于骨性關節炎。
(四)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
指關節喪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關節有尺側偏斜,關節半脫位等。這些改變都與軟骨和骨遭破壞有關。在類風濕關節炎常見。
(五)乏力:
乏力指的是肌力下降或喪失。由于乏力常與其他癥狀一起出現,例如,疼痛、晨僵、疲勞等,因此患者有時會分辨不清什么是乏力。在患者無法完成行走、咀嚼、吞咽等動作時,患者才會發現自己出現了乏力的癥狀。乏力是否對稱、是中軸性還是外周性分布,對疾病的鑒別診斷非常有用。
(六)疲勞:
疲勞是風濕病常見的癥狀之一,在嚴重時甚至會使患者無法完成日?;顒?。疲勞在炎性及非炎性疾病都會出現,如RA及纖維肌痛綜合征等。
風濕是由于人長期受風、寒、濕、邪的侵蝕,在關節里產生一種叫“神經毒素”的有害物質。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馮興華
北京東城中醫院風濕免疫科特聘專家、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
馮興華教授從事中醫風濕病臨床醫療、科研、教學工作40余年,在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癥、硬皮病、皮肌炎、骨關節炎、痛風等多種風濕性疾病和內科雜病的中醫治療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總結前人經驗和中國傳統中醫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用養陰潤燥、清熱解毒治療干燥綜合癥;用益氣養陰清熱祛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用補益肝腎活血化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因人因病施治,中西結合,療效顯著。
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生產勞動,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秲冉洝氛f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是這個道理。
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大部分病人發病前或疾病復發前都有汗出當風涼、接觸冷水等病史,提出了這些因素在本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春季雨水較多,正是萬物萌發、樹木花草發芽、長枝、生葉、開花之際,也?百病發"之際。這時,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當令,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要正確進行美容護膚別為了美什么都不顧。秋季氣候干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重要的。
另外,有些職業是工作在水濕潮冷的環境中的,如井下、露天作業等,一定要注意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勞動或勞動后,不可乘熱身汗出便入水洗浴。墊褥、被蓋應勤洗曬,以保持清潔和干燥,勞動出汗,當風吹,內衣汗濕后應及時更換洗凈。
注意勞逸結合
祖國醫學歷來主張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安作勞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過度勞累,正氣損,風寒濕邪可乘虛而入。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于疾病恢復期,得往往由于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現代免疫學研究證明,機體的免疫功能同樣受神經和內分泌因素的調節。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祖國醫學認,七情(喜、怒、哀、思、悲、恐、驚)過,能影響臟腑的正常功能,主要是影響內臟的氣機,使氣機升降失調,氣血功能紊亂,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襲而發病。
預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于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源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風濕病的主要癥狀是發低燒, 關節疼痛而且又紅又腫.它的特點是: 常常是在大關節上來回發病, 這幾天可能是兩個膝關節腫疼, 過幾天又可能是肩關節或肘關節腫疼.所以, `風濕性關節炎'又叫`游走性關節炎'.風濕病發作的時候, 身上起不疼不癢的小紅疹, 一兩天就過去;四肢或頭皮也會長出小硬結, 并不引人注意.可是這些癥狀卻是判斷風濕病的根據.急性期過去以后, 關節紅腫可以完全消退;關節也不變形, 功能也可以完全恢復.但是這并不等于已經完全好了, 因為風濕病是慢性病, 容易反復急性發作.
尤其討厭的是, 經過幾次反復發作, 心臟就會受到損害, 引起風濕性心臟病.得了這種病, 病人就會心慌、氣短、消瘦、多汗, 稍微活動活動就氣喘.講衛生, 勤鍛煉, 預防疾病.
風濕病是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過敏性反應.它常在患過扁桃體炎、咽喉炎、中耳炎、猩紅熱等病一到四周后發生.青少年抵抗力較差, 容易得這類病.有的人由于體質關系, 容易發生變態反應, 得風濕病的機會就更多.因此, 做好防止鏈球菌感染, 是預防風濕病的關鍵.平時要把學習、工作、勞動、休息和飲食安排好, 搞好個人衛生, 經常鍛煉身體, 提高健康水平.發現齲齒或得了扁桃體炎、中耳炎等病, 要及時請醫生徹底治療.一旦得了風濕病, 應當按醫生的囑咐及時休息, 抓緊治療, 避免經常發作, 防止病情加重.
風濕病在飲食方面要控制高脂肪膳食。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一種酮體,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有人做過實驗:讓16名關節炎病人每天吃脂肪膳食(肥肉、油炸食品等),結果關節炎癥狀明顯加重,有的甚至出現關節腫脹、強直、活動障礙等。當停止吃高脂肪膳食后,癥狀很快緩解或消失。后來,重復這樣的實驗,又得出同樣的結果。因此,關節炎患者宜控制高脂肪膳食。不過,食物的選擇宜豐富,特別要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瘦肉、大豆制品,還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維生素C可抑制炎性滲出,促進炎癥吸收。風濕活躍、關節紅腫熱痛時,要忌吃辛熱燥火的姜、辣椒、蔥、羊肉、狗肉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