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力對于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那么你知道應該如何來練習平衡力嗎?敬請收看本期的健康之路視頻聽聽張峻斌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學博士,高級營養師張峻斌,講如何練習平衡力。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練習平衡力
一個人的平衡能力在20-25歲時達到頂點,35歲后開始走下坡路,許多上了年紀的人容易摔倒,就是因為平衡能力下降了。但是,如果能堅持訓練平衡力,那人的生理年齡就會更年輕。
一、頭頂墻練習
練習者先面對墻壁而立,取瞄球姿勢,用前額上部頂住墻壁。如果你覺得必要,也可以使用一個小枕墊在前額與墻壁之間。練習者應用自己的左手握住右手大拇指,手腕與墻壁應保持少許距離。當練習者的手腕距離墻壁25厘米遠時,可以一個短的半徑來回做搖擺動作(見圖1)。當練習者對此小振幅的手臂擺動已可應付自如時,可自由加大半徑擺動手臂,直至模仿揮打動作充分轉體為止(見圖2和圖3)。之后,練習者離開墻壁,稍事休息后再重復同一練習。
二、雙腳的控制
練習者做正常的站位,拿本厚書(例如電話號碼簿或地圖集)放在雙腳外側下方。于是,練習者的體重轉移到內腳背的部位(見圖4)。練習者此時可以感覺到獲得了正確的平衡,并且正好站在球的上方。此時,練習者可以朝想像中的目標方向揮動手臂,之后再收回。練習者的揮臂動作同“頭頂墻練習”中的動作一樣。
當練習者在做揮臂動作時能夠充分保持頭部和雙腳穩定時,應試著盡量使肩部充分轉動。反復練習之后可以撤掉墊在腳外側下方的東西,照做上述動作。
三、 原地轉圈法
用3小步在原地轉個圈,根據個人情況轉一兩分鐘,停下來,閉眼靜立半分鐘,然后反向轉。
雙手與肩同寬,向上伸展,讓上肢與下肢呈90'夾角,然后雙手撐墻,深呼吸,然后松開右手(雙手不可滑動),抬起左腳(盡力),再深呼吸,二十秒后,再把腳放下來,深呼吸,改抬右腳,松左手, 類此做上10分鐘,每日清晨或晚睡前做此練習,除平衡感外對自身的好多方面都有好處.
1、平日可做單腿站立,閉目,伸展雙臂。
2、走“獨木橋”(矮獨木杠,路旁健身區有)。
3、走讀木擺船。以上都可鍛煉平衡感,當然方法還有許多,但這些比較常用。
鍛煉平衡力一般采用反常規運動,刺激人體做出平衡反應,達到鍛煉的目的。鍛煉方法很多,比如倒著走、走貓步、單腿站立等。 練習平衡性貴在堅持,相信一定能達到你滿意的效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張峻斌
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學博士,香港注冊中醫師,心理咨詢師、高級營養師、健康管理師,出身香港中醫世家,其父張士君醫師乃香港知名的醫家、武術家、點穴專家。張博士幼承庭訓,深得真傳,并進一步整合瑜珈、氣功、運動療法,在中醫、針灸、耳穴、武功點穴、瑜伽、氣功及運動療法等方面有獨特的研究,特別擅長慢性病中西醫養生自療,與身心安定處方之研究與應用,多年來致力于向兩岸三地的民眾推廣預防醫學、耳穴診療及傳統養生保健法,深受各界好評,每年受邀至中、臺、港、星馬各國演講授課達百場以上。
現任廣州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健康管理學教授、全球卓越口腔健康研究發展中心顧問、香港耳針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兼任教授、財團法人賴本源文教基金會CEO、世界傳統衛生組織WTHO耳穴專家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