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的原因
一、原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的病因 見于內膜管型脫落(膜性痛經)、子宮發育不全、子宮屈曲、頸管狹窄、不良姿態及體質因素、變態反應狀態及精神因素等。
二、繼發性痛經
繼發性痛經常見的原因 見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先天性子宮畸形、陰道橫隔、盆腔炎癥、子宮腺肌病、子宮肌瘤、盆腔靜脈淤血綜合征及宮內節育器等。
一、原發性痛經
(一)前列腺素(PGs)上因素經研究發現痛經患者宮腔壓力升高,收縮頻率增多、收縮不協調及節律紊亂,并導致子宮血流量減少和缺氧而致患者劇痛。
當給患者靜注250 lug B2受體興奮劑一間羥舒喘寧,子宮收縮消失,局部血流顯著改善,疼痛完全緩解。由此可見原發性痛經是由子宮收縮過強引起肌層缺血所致。
原發性痛經患者內膜及月經血中PGs上的含量明顯高于無痛經婦女,而近年來傾向于痛經與內膜釋放嘆。過多有關。有人測定正常和痛經婦女月經第一天內膜中PGF2a的含量,正常婦女內膜中 PGF2a含量的均值為4.5 nmol/L(434 pg/mL)。>>>止痛12妙方向痛經女說NO
痛經患者內膜中 PGF2a含量的均值為 17.20 nmol/L/差異極為顯著。在經血出現48 h內釋出PGs多,這與臨床痙攣性疼痛出現時間及持續情況完全一致。
而且應用PGs合成抑制劑如甲滅酸類、吲哚蚓唑類衍生物(消炎痛)類、苯甲酸衍生物(布洛芬)等治療原發性痛經有效,也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