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咽喉痛火氣大等上火的癥狀到了春天比較明顯,春季如何養生才能避免上火折磨?整理超全面的春季養生保健知識,讓您對癥解決春季上火問題!
春季上火各年齡段用不同的中藥。春季天氣漸暖,人們容易“上火”,并引發一些疾病。中醫認為,小兒、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和婦女在春天時所表現的“上火”各有特點,因此,不同年齡段應選用不同的中藥,才能對癥下藥。
小兒易發肺火
有些孩子在春天動不動就發熱,只要受一點兒涼,有一點兒風吹草動,體溫立刻就會升高,令人防不勝防,苦惱不已。從中醫學的角度看,小兒發熱多是由于肺部感受外邪所致。小兒之所以反復受到外邪的侵犯,主要是由于肺部正氣不足,陰陽失于平衡。
“火”大的孩子平素性情急躁、煩躁易怒、大便干、手足心熱、喜食冷飲,且食欲一般都比較差,睡覺時蓋不住被子,喜歡俯臥而睡,口唇發紅,舌質紅、舌苔少,脈細而快。
服用中藥:肺熱郁閉可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草湯;陰虛肺熱可服用養陰清肺口服液或者金果飲等。
青年人易發肝火
青年人冬天蓄積于體內的陽氣隨著春暖轉為向上外發,若藏陽氣過多會化成熱邪外攻,如果遇到陽氣驟升,內外兩陽碰撞,易引起內熱而生肝火,繼而誘發多種疾病。
一般來說,肝火旺盛時常伴有性急易怒,口苦咽干,眩暈頭脹,痛在頭的兩側或頭頂部,面紅耳赤,心煩易怒,口干口苦,便秘,尿色赤,舌紅苔薄黃,脈弦數。值得注意的是,肝火旺盛的年輕人禁忌大辛大熱及海腥類食物,不宜吃過膩、過酸及煎炸食品。
服用中藥:對于這種肝火旺盛的年輕人,可用中藥對癥治療,如口服龍膽瀉肝軟膠囊、杞菊地黃丸等,而且要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溫微辛的食物,以養肝健脾和胃,抗御外邪對人體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