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你三招應對綜合癥
1、充足睡眠 睡前泡腳
春節期間,難得娛樂,不少人比平時還忙,反而休息不好。此時應該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規律,調整好“生物鐘”。早睡早起,飲食規律,這有利于精神和身體的恢復。
休息非常重要,應抓緊時間好好休息,補足春節期間因為熬夜等耽誤的睡眠時間。每天盡量早睡。為保證睡眠質量,解除旅途和娛樂帶來的疲勞,可以在睡前洗個澡或用熱水泡泡腳。泡腳的水溫可略高一些,以自身感覺到微燙為宜,泡腳可使血管擴張、血流加速,緩解疲勞。還可以采用一些中醫的治療措施,如中藥沐足或中藥熏蒸療法,加上專業的保健按摩,效果更好。>>>8大瘦身水果 節后快速去油脂
2、飲食調節 陰陽平衡
腸胃功能恢復不好,容易引起精神狀態差以及莫名其妙的煩躁。中醫講陰陽平衡,飲食上也應注意調節過來。
如果春節期間吃了較多的生冷寒涼食物,如西瓜、雪糕等;或節日中水果吃得較多,甚至把水果當飯吃。這樣飲食會過于寒涼,導致身體陰陽不平衡,出現腹痛、腹瀉等問題。此時用生姜來中和,可以祛除寒涼。用生姜煮紅糖水喝;也可以在蒸魚的時候多放一些生姜,吃魚的時候再吃幾片姜。
還有人春節期間喜歡吃煎炒油炸的食物,常引起上火或者體質轉熱。如果不趁節后及時調節,以后可能一感冒就出現發燒、咽喉發炎化膿等問題。因此,這類人可以在節后吃一些清熱的飲食加以調節,如多吃偏涼的蔬菜和水果(木耳、西洋菜、白菜和梨子、柚子等),或用簡便的清熱中藥干預,比如用金銀花、菊花泡水喝;或者夏枯草煮水喝。
如出現明顯大便不暢,飽脹感,可以用一些助消化的中藥,如:麥芽、谷芽、山楂、布渣葉、神曲、雞內金等。>>>8妙招助你輕松擊退“春節綜合癥”
3、適當運動 恢復精神
春節期間吃、喝、打牌這些活動導致身體缺乏運動,還有人睡眠大增,一天睡12個小時,再加上幾個小時的午睡,睡眠多了,可是活動少了,少動則氣血不通暢、臟器功能低下,不免上班還哈欠連天,頭暈倦怠。
春節之后可以通過運動,恢復精神狀態,重新讓自己充滿活力。此時開始運動應該注意適量,不要太激烈。如散步、慢跑、游泳、跳繩、體操、羽毛球等,這是很好的放松心情、恢復體力和工作激情的好辦法。
散步是楊小紅教授比較推薦的節后運動方式,因為散步可以舒緩神經且運動量又不大。
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不能偏信“元宵節前不就醫”的習俗,有病應及時就診,特別是有基礎病的病人,熬夜等問題應特別注意,防止誘發腦血栓、心肌梗塞等嚴重問題。另外,頸肩腰疼的病人不要一拖再拖,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尤其是有頸椎問題的病人要及時就醫預防問題加重。
如果精神不好,除了注意休息,還可以通過中醫的推拿按摩以及其他傳統療法如中藥沐足或中藥全身熏蒸,幫助調動身體的機能,并改善腸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