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眼看春節就要到了,你想好年夜飯吃什么了嗎?你知道年夜飯如何吃出健康?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如何健康吃年夜飯的方法,馬上跟著小編去看看吧!
實驗:過量動物蛋白質可促癌
年夜飯是春節的重頭戲,專家“曬”出一份份年夜飯菜單:清燉羊肉砂鍋、干鍋甲魚、香辣小麻鴨、小炒野豬肉、蒙古烤羊腿……雖然豐盛,但專家卻明確告訴大家,這里每一桌菜的動物蛋白質都大大超過人體所需,而營養過剩也可能致癌。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形成一種觀念: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多吃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益。然而近年的醫學研究卻指出,過多的蛋白質攝入其實對人體并不好。美國一項長達27年的動物實驗表明,讓實驗老鼠全部接觸同等劑量的黃曲霉素,同時再給兩組大鼠分別喂食含有5%和20%蛋白質的飼料。經過一段時間后,吃含20%蛋白質的老鼠,幾乎全部得肝癌,而吃含5%蛋白質的老鼠卻沒有一個得癌。
專家指出,實驗結果證明,患癌過程中蛋白質的攝入量是關鍵。如果蛋白質比例較低,即使不小心吃了含有黃曲霉素的食物,也能夠進行抑制。而如果長期暴飲暴食過量攝入動物蛋白質,那么蛋白質的促癌效果可能就比較強烈。>>>春節春運飲食注意 盡量少吃油膩的食物
建議:一份葷菜搭兩份素菜
專家介紹,人體將動物蛋白質的攝入比例控制在10%以下,能有效預防癌癥和其它慢性病的發生。對于一般成人而言,10%的蛋白質攝入水平相當于每天攝入50-60克的蛋白質,也就是每天多吃4~5個雞蛋量的蛋白,或者吃7兩鴨或6兩雞肉,或6兩草魚或5兩基圍蝦。 雖然2000年國家營養標準提高至男性75克,女性65克,但比較主張每天堅持蛋白質攝入水平在35—40克左右為好。
在講堂現場,居民們也紛紛曬出了自己年夜飯的菜單。專家指出,這些菜單多的是大量葷菜及動物蛋白質,“如果都吃下去,將攝入80%的蛋白質。如此一來,又花錢,又為健康埋下隱患。 ”專家表示,逢年過節雞鴨魚肉都可以吃,但是需要合理搭配,也就是一份葷菜要搭兩份素菜,這樣蛋白質的攝入比例不會很大。專家還在現場分享了她的就餐習慣——先吃素菜,等素菜吃完了再吃葷菜。由于日常注重葷素搭配,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她年過半百卻各項體檢指標都保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