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們都知道梨有止咳化痰的功效,那么你知道秋冬吃梨有什么好處么?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某醫學研究院一級中醫教師張鶴瑤,講秋冬吃梨的好處。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梨含糖分高,其中主要是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可溶性糖,并含多種有機酸,故味甜,汁多爽口,香甜宜人。食后滿口清涼,既有營養,又解熱癥,可止咳生津、清心潤喉、降火解暑,可為夏秋熱病之清涼果品;又可潤肺、止咳、化痰。對感冒、咳嗽、急慢性氣管炎患者均有效。
長期便秘的人應多吃梨。每百克梨中含有3克非可溶性纖維素,能幫助預防便秘及消化性疾病,可以凈化腎臟,清潔腸道。吃梨還有助于預防結腸和直腸癌。
吃梨還對腸炎、甲狀腺腫大、厭食、消化不良、貧血、尿道紅腫、尿道結石、痛風、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療效。
中老年人應多吃梨。它可以幫助人體凈化器官、儲存鈣質,同時還能軟化血管,能促使血液將更多的鈣質送到骨骼。吃梨好細嚼慢咽,才能更好地讓腸胃吸收。
因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適宜于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痛者較為適宜。
同時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如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者,經常吃梨,可減輕癥狀。
另外,梨還含有豐富的糖和維生素,對保肝和幫助消化有一定的作用。但因為梨屬寒性水果,對那些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產后血虛的人,不可多食。
梨的幾種吃法
生食好削皮后食用,如果甜味不夠,可蘸點白糖。
熟食去皮后蒸煮均可,也可與大棗、蘿卜、綠豆等一起熬湯,又吃又喝,治病養生的效果更好。把梨把兒周圍旋下來作為蓋,掏出種子后,灌上蜂蜜,再把蓋蓋上,放盤里上鍋蒸熟,一早一晚各吃一個,治氣管炎有一定療效。
制作梨罐頭削皮、切瓣、去核,裝進瓶內,加糖制成罐頭,不但可做零食用,還可上餐桌作酒肴,清香甜美,人人青睞。
制梨脯削皮去核切成小塊,經晾曬、腌制,可制成梨脯,作為老人、孩子的零食,美味無窮。
蒸酒把梨搗爛加雜糧,撒進老陳曲發酵后,可蒸出美味的果酒,飲之甜美可口,是健身之寶。
營養小秘密:
如果家里的小寶寶的咳嗽是干咳、無痰,并唇干舌燥,呼吸時熱氣逼人,可照此法制梨汁早晚服用,有潤喉生津的功效。配合山楂,一方面是山楂富含免疫促進劑—維生素C,另一方面它含有的酸性物質能促進胃液分泌,消食和中,增進寶寶的胃腸功能。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張鶴瑤
自幼體弱多病,巧合際遇,結緣隱居于龜山之巔的醫道高人紫玄道人,并深得紫玄道人之醫學真傳。潛心研習道家和中醫養生多年,用五行養生方法成功治愈了一萬多例女性常見疾病,現任北京某醫學研究院一級中醫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