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們在運動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把腳給扭傷了,那么腳崴了應該怎么辦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閆汝蘊,講腳崴了怎么辦。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首先我們想到的應該就是敷腳了,但是敷腳也是有講究的,當腳崴了之后的急性期內(一般指的是24小時內)我們需要對扭傷處進行冰敷,以抑制出血腫脹,減少血腫的形成和疼痛。當1到2天之后便可采取熱敷,達到改善血液循環的目的。
當然如果腳崴較為嚴重的時候,還是建議固定扭傷部位,這樣扭傷的部位在平時行動中就不會受到牽扯和干擾,能夠快速愈合,如果不進行固定的話,在走路的時候很容易反復牽扯到扭傷的部位,使得扭傷部位容易愈合松弛,從而導致踝關節不穩,造成習慣性扭傷。
在扭傷的初期,我們不宜下地進行活動,即使是你覺的傷勢并無大礙,因為在初期的扭傷部位處于愈合時期,如果在此時下地亦或者行走,都會妨礙愈合速度,一般情況下需要在床上靜養10天左右,待扭傷基本好轉后,方可逐漸開始步行,當然主要是以慢性為主,切記不可快步行走。
在扭傷的初期我們通常都會在床上靜養一段時間,在這個時期我們仍然需要注意扭傷部位,在休息亦或者睡覺之前,需要用枕頭把扭傷的腳墊高,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減少腫脹感,更有利于患者休息。
當然除了一些注意事項之外,我們同樣可以使用一些外敷膏藥來輔助扭傷部位的恢復,這些膏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進而清除患處瘀血,修復受損關節和軟組織部位,在治療腳踝扭傷的時候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筋活脈的作用。
不僅在腳崴初期我們需要注意,在治愈初期更需要注意,因為此時扭傷部位仍很脆弱,尤其是在行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路面的高低,當光線不好時候更應小心,防止再次發生扭傷。特別是上下樓梯時要特別小心和注意,角度不要過大,避免造成對崴傷部位的再次傷害。
注意事項
在進行敷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冷敷和熱敷的先后順序,以免因為敷腳不當加重傷勢,拖延康復時間。
扭傷的時候需要就是靜養,在休息的時候還應該把患肢墊高,以減少腫脹。
不管是扭傷初期亦或者是治愈初期,我們都應該十分小心,因為此時的扭傷部位很是脆弱,經不起二次摧殘。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閆汝蘊
女,主任醫師,副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憑借20余年外科臨床工作經歷的優勢,能夠系統、全面、靈活、綜合運用康復醫學手段(包括物理因子)治療多種疾患:對于骨關節損傷康復、頸腰椎病康復、各種運動創(損)傷康復、腦血管病康復等均有獨到的建樹。
冰敷和熱敷:
當腳崴了之后的急性期內(一般指的是24小時內)我們需要對扭傷處進行冰敷,以抑制出血腫脹,減少血腫的形成和疼痛。當1到2天之后便可采取熱敷,達到改善血液循環的目的。
固定扭傷部位:
如果傷勢較為嚴重,建議固定扭傷部位,固定后扭傷的部位不會受到牽扯和干擾,能夠快速愈合,不固定的話,走路的時候會反復的牽扯到扭傷的部位,容易愈合松弛,導致踝關節不穩,成為習慣性扭傷。
避免下地:
扭傷的初期,扭傷部位還處于愈合期,如果此時下地和行走,會妨礙愈合速度,一般需要在床上靜養10天左右,待扭傷基本好轉后,才可逐漸開始步行,即便是此時走路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慢行。
休息時抬高:
扭傷初期我們基本上都是在床上度過的,此時,我們也需要注意扭傷部位,當你睡覺休息的時候,我們需要用枕頭把扭傷的腳墊高,這樣做可以減少腫脹,有利于患者休息。
外敷膏藥:
同樣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外敷膏藥加快扭傷部位的恢復,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進而清除患處瘀血,修復受損關節和軟組織部位,在治療腳踝扭傷的時候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筋活脈的作用。
慢行慎行:
當你崴腳以后的一段時間內走路需要注意,行走時要注意路面的高低,光線不好時更應小心,防止發生扭傷。特別是上下樓梯時要特別小心和注意,角度不要過大,避免造成對崴傷部位的再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