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治病方法四:洗澡時大口呼吸,緩解便秘
每到季節變換、工作勞累時,不少人都容易出現功能性便秘的癥狀。專家表示,除了日常的生活調理外,洗澡時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并重點淋浴腹部,可增進氣血流動,加強血液循環,有緩解便秘和防治痔瘡的效果。對于神經性便秘的患者,可沿著腸部用40度的熱水沖3分鐘左右,再用25度的溫水沖10秒鐘,反復5次左右,能夠加強大腸部位的蠕動。>>>洗澡太勤快損健康
洗澡治病方法五:按摩腳,緩解疲勞、浮腫
專家提示,中醫上講“百病始于氣”,腳步沉重、浮腫多是因人體內“氣”不暢,導致血液循環受阻造成的。而腳上神經密集,洗澡時重點刺激各部位反射區,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正常運作。可以先用40度的熱水從腳尖往腳背來回沖浴,然后針對性地沖腳踝和腳掌心部位各3分鐘后,再用低溫冷水沖同一地方約10秒鐘,同時腳部邊沖邊活動,重復數次后以達到刺激穴位,通暢氣血的作用。>>>洗澡時三個動作 讓身體溫軟如玉疲勞全消
洗澡治病方法六:沖洗重點部位,減輕身體疼痛
對于風寒、血淤造成的慢性肌肉損傷、局部僵硬疼痛等問題,可以在洗澡時多加幾個動作。專家說:淋浴時以40度的熱水在疼痛部位噴上10分鐘左右,特別是容易疼痛的如頭、肩和腰等部位,可以邊沖邊做舒展運動,前后左右轉動,可逐漸打通血淤,促進血液循環。因提重物或受撞擊而閃了腰的人,傷后不宜馬上洗澡,否則會加劇疼痛。應于疼痛緩解后,在40度的熱水中泡10—20分鐘,有助于消炎止痛。因腎氣不足造成其他原因的腰痛可用熱水在腰部來回沖浴,并適當做做腰部屈伸運動,也可得到緩解。
結語:洗澡好是在飯后1-2個小時,并且洗澡的時間一定不要太長,洗澡的時候也可以結合以上介紹的6個方法,不僅可以清潔身體而且可以預防疾病,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