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養脾胃
如何從生活習慣上去養胃呢?羅鴻宇認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不健康,尤其是飲食無規律、工作壓力大,都會造成陽氣不足,從而導致了腸胃病的發生。同樣,肝氣郁結目前也是城市人群生病的主流癥狀,而肝氣郁結也會影響到胃氣。所以,養胃需兼顧養心。
其次,在飲食方面,南方人喜歡喝冷飲,吃生冷的水果,對于脾胃虛寒的人來說,這是不好的,尤其是對經常性胃痛、大便稀爛的人,因為虛寒導致了脾胃受傷,脾胃受傷后,脾胃運化不足,不能給身體進補,又進一步導致了身體更加虛寒的惡性循環。所以,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吃寒涼性食品,養好脾胃。
不需辨體質就可用的養胃方
專家介紹,冬季養胃,可以用食療方,也可以用中藥方。這些醫生介紹的方子,性質都是比較中性的,不必一定需要辨證體質,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服用。>>>七健脾養胃營養粥
一般胃寒的人,在身體、尤其是腹部受寒以后,就會感覺到小腹疼,但是,一用熱水袋敷一下,或者喝點溫開水,疼痛就會緩解,這就是辨別胃寒簡單的方法。
暖胃食療方
1、 豬肚湯:豬肚半只或者1/4只,白果20粒左右,花椒10粒左右(羅鴻宇提醒,有胃潰瘍用花椒效果更好,如果不習慣吃花椒,也可以用胡椒代替。應該購買果實,不要購買成粉末狀的成品),再放一小塊生姜(拍碎)直接燉湯1~2個小時。
2、紅參田七飲:梁永秀介紹,可以用紅參、田七打成粉,每次用2個礦泉水蓋的量,混合直接沖水喝,對胃部有潰瘍、常常胃痛的人有療效。因為田七可以補血、止血,紅參也有補益的作用,整個方子男女都適用。
3、當歸生姜羊肉湯:用當歸10克,生姜20克左右,羊肉200~300克,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燉半個小時左右制作成湯。羅鴻宇介紹,這個食療方對天氣寒冷時,婦女容易胃痛、月經疼痛、小腹寒有較好的效果。
4、生姜紅糖水:如果自我感覺癥狀比較輕微,比如一感覺疼,喝點溫開水就能緩解的胃寒、胃痛,可以用生姜、紅糖、再放幾顆紅棗煮水,在冬天還可以加幾顆桂圓。羅鴻宇解釋,因為生姜、紅糖、紅棗都是黃色的食物,都是入胃、溫胃的,對冬季胃寒也有比較好的養胃效果。>>>清腸養胃4美食 給腸胃加動力
中藥調理方
另外,用中藥調理,也是養胃的一種手段。
1、小建中湯:羅鴻宇介紹,小建中湯里,無論量是多少,桂枝和白芍的數量都以1∶2的比例配置(比如10克桂枝,就用20克白芍),炙甘草10克,紅棗10克,生姜10克。用3碗水煎成1碗水,分2次喝。這是一款比較溫和的中藥湯劑,可以長期吃(比如每月2次,但不需要每天都喝)。
煮好后,還可以放半勺麥芽糖,混合著吃,對于一些經常覺得肚子疼的胃寒者,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2、附子理中丸:這是一味中成藥,適合經常拉肚子,大便常常夾雜不消化食物的人服用,也不需要求一定要醫生辨證過才能使用。
3、歸脾丸:如果常常肚子不舒服、胃痛,感覺消化不良,還伴有失眠、心慌,可以用歸脾丸。可以服用半個月左右。
4、香砂六君丸:相對與很多養胃治療胃病的藥物來說,香砂六君丸性質不寒涼,比較中性,所以也適合脾胃寒涼的人,不需要辨證就可以服用。對脾胃氣虛引起的胃脘痛、嘔吐、消化不良、大便塘泄等都有比較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