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很多人便秘的原因是由于飲食不當造成的,所以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預防便秘的發生,不然便秘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多的危害。下面我們就一起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主任張聲生教授一起來討論這個話題!
下面是本期節目的相關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張聲生: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主任,研究生導師。90年獲中西醫結合臨床碩士學位,然后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獲臨床醫學專業博士學位。1992~1993年北京協和醫院學習,曾赴加拿大、瑞士、德國、法國等國交流、考察。99年入選為“北京市科技新星” , 2001年入選為首屆北京市“125”人才1類人才(學科帶頭人). 現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消化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脾胃病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帶頭人,北京市中西醫結合消化重點專科帶頭人,北京市中醫消化特色診療中心建設單位帶頭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評審委員,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委員,衛生部獎勵評審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等。
主要兼職: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理事,中國醫師協會消化分會委員,中國醫促會中老年保健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理事、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藥理學會臨床藥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副主編,《中國消化內鏡》編委,《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編委,《世界華人消化雜志》編委等。從事臨床研究20余年,已獲得部市級科技成果2項,局級科技成果2項,發表論文40余篇。主編有《名醫臨證經驗-脾胃病》、《肝炎肝硬化防治》、《中醫消化病診療指南》、《消化病特色專科診療手冊》等著作。目前承擔國家“十一五”支撐課題2項(“基于寒熱虛實辨證中醫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優勢示范方案研究”和“潰瘍性結腸炎中醫干預方案及療效評價研究”)、北京市級課題2項。
發病原因及分類便秘從病因上可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類。
1.器質性病因
主要包括:
(1)腸管器質性病變:腫瘤、炎癥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腸腔狹窄或梗阻。
(2)直腸、肛門病變:直腸內脫垂、痔瘡、直腸前膨出、恥骨直腸肌肥厚、恥直分離、盆底病等。
(3)內分泌或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旁腺疾病等。
(4)系統性疾病:硬皮病、紅斑狼瘡等。
(5)神經系統疾病:中樞性腦部疾患、腦卒中、多發硬化、脊髓損傷以及周圍神經病變等。
(6)腸管平滑肌或神經源性病變。
(7)結腸神經肌肉病變:假性腸梗阻、先天性巨結腸、巨直腸等。
(8)神經心理障礙。
(9)藥物性因素:鐵劑、阿片類藥、抗抑郁藥、抗帕金森病藥、鈣通道拮抗劑、利尿劑以及抗組胺藥等。
如果便秘無上述等明確病因,稱為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在有便秘史的人群中,功能性便秘約占50%。
2.功能性病因
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
(1)進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纖維素或水分不足,對結腸運動的刺激減少。
(2)因工作緊張、生活節奏過快、工作性質和時間變化、精神因素等干擾了正常的排便習慣。
(3)結腸運動功能紊亂所致,常見于腸易激綜合征,系由結腸及乙狀結腸痙攣引起,除便秘外同時具有腹痛或腹脹,部分病人可表現為便秘與腹瀉交替。
(4)腹肌及盆腔肌張力不足,排便推動力不足,難于將糞便排出體外。
(5)濫用瀉藥,形成藥物依賴,造成便秘。
(6)老年體弱、活動過少、腸痙攣導致排便困難,或由于結腸冗長所致。
飲食注意
飲食習慣不良或過分偏食者,應糾正不良習慣和調整飲食內容,增加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和水果,適當攝取粗糙而多渣的雜糧如標準粉、薯類、玉米、大麥等。油脂類的食物、涼開水、蜂蜜均有助于便秘的預防和治療,多飲水及飲料。多食富含B族維生素及潤腸的食物,如粗糧、豆類、銀耳、蜂蜜等,炒菜時適當增加烹調油。忌酒、濃茶、辣椒、咖啡等食物。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