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教練讓你受益匪淺
在嶺御會所,除了有幾臺虛擬球場之外,還有5個練習打位,以及成都大的一片人造草果嶺。在每個練習打位正后方,都有一個攝像頭。而在球臺上,打球者正對都有一個顯示屏以及另一攝像頭。每次擊球結束后,你都能在顯示屏上看到從兩個角度拍攝的動作回放,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由專業球手的動作對比。你可以實時糾正姿勢,效果明顯。
在當天的標準18洞比賽之外,還有初學者的揮桿比遠比賽。冠軍潘杰,居然用7號鐵打出了168碼的驚人距離。他就將自己奪冠的大功臣算作是練習打位的電腦教學。他說:“今天比賽前,我在那里練了半小時。對比教練的標準動作,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真的建議初學者都去體驗一下,真的很有益處。”
興趣盎然激發你的熱愛
值得一提的是,男子比遠的亞軍左海軍,本次是自己的朋友帶來體驗一下的,這還是他第一次摸高爾夫球桿呢,就已經能有7號鐵打出160碼!這次體驗,也已經激起了他對高爾夫的濃厚興趣,接受采訪時他向記者表示,他已經準備開練高爾夫了。
其實,在比賽之前,記者就觀察到不少第一次接觸高爾夫的參與者,已經通過這種體驗感受到了高爾夫的樂趣,甚至有兩位中年女士
將高跟鞋拋在一旁,光著腳丫在練習場饒有興致地練習了1個多小時。盡管動作還不算規范,但是她們不斷根據電腦提示糾正著。即便喝口水,休息兩三分鐘又繼續開練。末了,她們聊到:“別說,鍛煉鍛煉,舒展舒展還挺爽。”并且,她們還向教練打聽到自己住處周圍的高爾夫練習場,得知在她們居住的小區附近有家“新陣地”,就已經開始討論單次付費還是辦年卡了。
權曉雪還是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的一名學生,她的兩次高爾夫經歷全部在室內高爾夫。她也認為這樣的虛擬場地,對于初學者是極佳的選擇,很好玩,而且可以幫助熟悉真實的場地,也很經濟實惠。如果將來要開始練習高爾夫,一定會選擇“虛實結合”。
室內高爾夫優劣說
有人喜歡虛擬揮桿有人喜歡綠草陽光
在當天的標準18洞比賽中,系統采用了美國的齒輪山球場。參賽者中,有幾位高手,他們是曾經的或者現在的高爾夫從業者。但對于虛擬球場的看法,同組比賽的他們還是有點不同的。
張耀文是一位高爾夫教練,平時的水平在70多桿。這是他第二次體驗虛擬高爾夫,當天,他的成績并不理想,盡管姿勢相當漂亮,但是他的大力開球往往偏出球道,不是進入樹叢就是OB(出界),為此,很是“憤然”。盡管他終得到季軍,但是104桿的成績,確實不怎么樣。“還是有點不適應,我始終覺得這個像是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