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災難發生的時候,整個的環境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吸入性損傷便是其中一種,那么我們在不幸中如何避免這種傷害呢,下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任張國安教授的講解!
下面是本期節目的相關內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張國安: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任,主任醫師,北京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會北京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外科雜志特約編委、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北京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燒傷雜志副總編、中央保健局專家、國家應急委員會委員。
長期從事燒傷和燒傷后的整形、修復重建工作。擅長于各種輕、中、重度燒傷患者的診治,難治性復雜創面的修復以及燒傷后期的整形、重建工作;尤其擅長于特重燒傷患者的搶救,并多次完成成批事故燒傷的救治工作。
吸入性損傷的病因
吸入性損傷的原因主要是熱力作用,但同時吸入性大量未燃燼的煙霧、炭粒、有刺激性的化學物質等,同樣損傷呼吸道及肺泡。因此,吸入性損傷是熱力和化學物的混合損傷。吸入性損傷與致傷的環境有關。其往往發生于不通風或密閉的環境,尤其是爆炸燃燒時,此環境內,熱焰濃度大、溫度高,不易迅速擴散,患者不能立即離開火源;加之在密閉空間,燃燒不完全,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氣體,使患者中毒而昏迷,重則窒息死亡。合并爆炸燃燒時,高溫、高壓、高流速的氣流和濃厚的有毒氣體,可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實質的損傷。另外,患者站立或奔走呼喊,致熱焰吸入,也是致傷原因之一。
如何預防吸入性損傷
防治感染吸入性損傷后,由于氣道及肺部受損,纖毛功能破壞、氣道分泌物及異物不能及時排出、局部及全身抵抗力下降等,常致氣道及肺部感染。一旦感染,若治療不及時,可并發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并成為全身感染的重要病灶,誘發敗血癥。 徹底清除氣道內異物和脫落的壞死粘膜組織,引流通暢,是防治感染的基本措施,其次是嚴格的無菌操作技術和消毒隔離,嚴格控制創面-肺-創面細菌交叉感染;定期作氣道分泌物涂片和培養,選用敏感抗生素。另外,應加強全身支持療法,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對防治感染有理要意義。
保健貼士
吸入性損傷后,由于氣道及肺部受損,纖毛功能破壞、氣道分泌物及異物不能及時排出、局部及全身抵抗力下降等,常致氣道及肺部感染。一旦感染,若治療不及時,可并發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并成為全身感染的重要病灶,誘發敗血癥。徹底清除氣道內異物和脫落的壞死粘膜組織,引流通暢,是防治感染的基本措施,其次是嚴格的無菌操作技術和消毒隔離,嚴格控制創面-肺-創面細菌交叉感染;定期作氣道分泌物涂片和培養,選用敏感抗生素。另外,應加強全身支持療法,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對防治感染有理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