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檳酒的經典傳說
法國的路易十六國王的妻子瑪麗·安托瓦內特早年是香檳區埃佩爾納的一個葡萄酒農的女兒,1770年才18歲的瑪麗被路易十六選為王后,埃佩爾納的酒農為瑪麗王后建立了一座凱旋門,瑪麗王后離家那天,全鎮的人出動歡送瑪麗王后。帶著香檳赴巴黎的瑪麗激動得砰的一聲打開一瓶香檳酒灑向歡樂的人群。然而,瑪麗王后好景不長,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瑪麗王后倉皇出逃,當她逃到家鄉的凱旋門時,被革命黨抓住了。感時花濺淚,面對凱旋門,瑪麗王后觸景生情,再次打開香檳,人們聽到的卻是瑪麗王后的一聲嘆息。
后來,為了紀念瑪麗王后,從1789年至今的兩百多年里,香檳區的酒農們除了盛大的慶典活動外,平時在開啟香檳時,是不弄出聲響的。當酒農們擰開瓶蓋酒體串出“咝”的氣聲時,他們便會說這就是瑪麗王后那個女人的嘆息聲。
PS:此為謠傳,瑪麗·安托瓦內特是皇族出身,系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弗朗索瓦一世與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又譯:瑪麗亞·特蕾莎)的第十五個孩子,既不是法國人更不是葡萄酒農的女兒,雖然她確實在1770年與路易十六結婚,但當時并非18歲而是15歲,當時的她也并非王后而是太子妃。
香檳酒是什么酒?香檳酒的諸多美稱
香檳酒素來有"酒中之王"、"勝利之酒"、"吉祥之酒"和"說服之酒"等美稱,為什么人們這么稱呼它呢?現在,讓我們逐個來了解一下。
"酒中之王"
在法國,葡萄酒、白蘭地以及香檳酒工業是三大支柱產業,而香檳酒又被稱為"酒中之王",理由大致是:香檳酒起源于法國;在制法上,香檳酒是由優質白葡萄原酒再加糖,經過再次發酵才成為含氣的、口味更為優美的特種葡萄酒;香檳酒適合于男女老少,并適合在多種場合及時間飲用。
"勝利之酒"
據說法國拿破侖年輕時與一名叫讓·雷米·莫埃的同學感情很好,此人經常邀請拿破侖到他開辦的酒廠歡飲香檳酒。后來每當拿破侖在出征之前也總要到那位同學處痛飲香檳酒,而且每次均大勝而歸,可是在1815年拿破侖再次出征前,卻未與那位同學告別,所帶的酒也不是香檳酒而是啤酒,結果在滑鐵盧慘遭失敗。由此香檳酒在法國人心目中成了勝利和祈望成功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