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生兒的皮膚是非常細嫩的,容易因為環境因素而發生病變,但有的是先天性的皮膚疾病卻容易被誤解!血管瘤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請到了河南省人民醫院血管瘤外科主任董長憲博士來為我們講解一下這個血管瘤的相關問題!
下面是本期節目的相關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董長憲:河南省人民醫院血管瘤外科(河南省醫學臨床特色專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持血管瘤藥物的研制,血管瘤外科專業組及專業病區的籌建,創立了集藥物、介入和手術等一整套較為系統、科學、療效確切的綜合治療方法。于2002年,2004年及2011年三次應邀分別在中央電視臺cctv-2和cctv-10《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中做血管瘤治療專題講座。培養了一批血管瘤外科專業醫護隊伍及碩士研究生3名,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獲河南省科學進步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
目前承擔河南省科技廳及河南省衛生廳科技攻關課題5項。為河南省人民醫院血管瘤外科專業病區的成立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血管瘤的臨床表現
一、毛細血管型血管瘤,由發育異常的擴張的毛細血管構成。
1.多發于顏面部及口腔粘膜。
2.不高出皮膚者為鮮紅或紫紅色,周界清,外形不規則,呈葡萄酒斑狀;高出皮膚者表面高低不平,似楊梅狀。
3.壓迫瘤體時由于血液流出瘤體,表面顏色退去,解除壓力后,血液立即充滿瘤體,恢復原有的大小及色澤。
二、海綿狀血管瘤,由發育畸形的無數血竇組成。
1.藍紫色、柔軟的包塊。
2.可壓縮。
3.體位元移動試驗陽性,即瘤體低于心臟平面時瘤內血液回流受阻,瘤體增大,瘤體高于心臟平面時血液回流通暢,瘤體縮小。
4.在柔軟的瘤體內有時可捫及靜脈石。
5.穿刺抽出可凝固全血。
三、蔓狀血管瘤,由血管壁顯著擴張的動脈與靜脈直接吻合而成。
1.腫瘤高起呈串珠狀,表面溫度較高。
2.捫診有搏動感,聽診有吹風樣雜音。
3.壓閉供血動脈則搏動及雜音消失。
治療原則
1.手術治療,局限者可全部切除,范圍廣者可部分切除。
2.微波透熱治療,主要應用于海綿狀型。
3.放射治療,用于嬰幼兒毛細血管瘤和表淺的海綿狀血管瘤。
4.硬化治療,用于海綿狀血管瘤。
5.冷凍治療,用于楊梅狀及海綿狀血管瘤6.激素治療,用于嬰幼兒血管瘤7.血管內栓塞,用于蔓狀和巨型海綿狀血管瘤。
用藥原則
一般性手術的預防性抗感染選用磺胺類藥物(如復方新諾明)或主要作用于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紅酶素、青酶素等)。體質差或并發感染者常聯合用藥,較常用為:作用于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慶大酶素)+作用于厭氧菌的藥物(如滅滴靈)。手術前后感染嚴重或有并發癥者可根據臨床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