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茶器的顏色而言,茶器的顏色包括材料本身的顏色與裝飾其上的釉色或顏料。白瓷土顯得亮潔精致,用以搭配綠茶、白毫烏龍與紅茶頗為適合,為保持其潔白,常上層透明釉。黃泥制成的茶器顯得甘飴,可配以黃茶或白茶。
朱泥或灰褐系列的火石器土制成的茶器顯得高香、厚實,可配以鐵觀音、凍頂等輕、中焙火的茶類。紫砂或較深沉陶土制成的茶器顯得樸實、自然,配以稍重焙火的鐵觀音、水仙相當搭調。
若在茶器外表施以釉藥,釉色的變化又左右了茶器的感覺,如淡綠色系列的青瓷,用以沖泡綠茶、清茶,感覺上頗為協調。有種乳白色的釉彩如“凝脂”,很適合沖泡白茶與黃茶。
青花、彩繪的茶器可以表現白毫烏龍、紅茶或熏茶、調味的茶類。鐵紅、紫金、鈞窯之類的釉色則用以搭凍頂、鐵觀音、水仙之屬的茶葉。茶葉末、天目與咸菜色系的釉色,就用來表現黑茶。
就視覺效果而言,茶具的外形應與茶葉相搭配,如用一把紫砂松干壺泡龍井,就沒有青瓷番瓜來得協調,然而紫砂松干泡起鐵觀音就顯得非常夠味。
但就泡茶的功能而言,壺形僅顯現在散熱、方便與觀賞三方面。壺口寬敞的、蓋碗形制的,散熱效果較佳,所以用以沖泡需要七八十度(攝氏)水溫的茶葉為適宜。因此蓋碗經常用以沖泡綠茶、香片。
壺口寬大的壺與蓋碗在置茶、去渣方面也顯得異常方便,很多人習慣將蓋碗作為沖泡器使用就是這個道理。蓋碗或是壺口大到幾乎像蓋碗形制的壺,沖泡茶葉后。
打開蓋子很容易可以觀賞到茶葉舒展的情形與茶湯的色澤、濃度,對茶葉的欣賞、茶湯的控制頗有助益。尤其是龍井、碧螺春、白毫銀針等注重外形的茶葉,這種形制的沖泡器,若再配以適當的色調,是很好的表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