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可能很多東西我們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將它看做是自己的一部分,就像乏味的生活,總是覺得自己的生活為什么過的沒有意思,而別人就過的有滋有味,現(xiàn)在專家告訴你,生活乏味點是件好事,這其中奧秘,聽我慢慢道來!
“一點點的單調,可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特別是當你倍感壓力的時候,”東英吉利大學的教育系高級講師以斯特·普里亞達詩尼博士說,“我們都需要停機時間,遠離不斷轟炸的神經(jīng)刺激。我們沒有必要在任何時候都處在一個狂熱的狀態(tài)。”
當生活中充滿了例行的公事和單調的會議,我們可能就成了乏味的犧牲品。但是,單調乏味就一定是件壞事嗎?
每日郵報報道,上周,心理學家們提出的報告稱,在工作中“乏味無聊”可能對于創(chuàng)造力有積極的影響,因為這讓大腦有機會得以放空。
這不是個新鮮的論調,早有人提出過乏味無聊是創(chuàng)意的推動力。去年,的神經(jīng)科學家巴歐尼斯·格林菲爾德(Baroness Greenfield)也提出,乏味可能對孩子也是一件好事情,它不但能夠鼓勵他們使用想像力,還能讓他們在不得不找些事情做的過程中發(fā)展出某種個性。
乏味不僅對創(chuàng)意有影響,甚至影響情緒、體重和健康,它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益的,重要的是,我們應如何應對。
身心失調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乏味和情緒低落是有一定聯(lián)系的。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運用一項名為“追蹤你的快樂”的iPhone情緒追蹤應用程序,監(jiān)測了2000多人的心理狀態(tài)。他們發(fā)現(xiàn)那些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特定的任務或者事情中的人,通常比那些讓腦袋放空、處于乏味無聊狀態(tài)的人更快樂,這項研究結果發(fā)表在《科學》雜志上。“在一陣低落情緒之前,往往會有一段時間的無聊狀態(tài),也就是說無聊會導致情緒抑郁。”研究人員說。
而在工作中,有研究表明,常常感到乏味無聊的人往往更容易患上動力不足綜合征(underload syndrome),這種癥狀是因為工作上缺少挑戰(zhàn)或者動力,而出現(xiàn)的身體欠佳或抑郁的狀態(tài),而這種不良狀態(tài)和情緒會發(fā)展出一系列連帶身體癥狀,包括抑郁、頭痛、疲勞,甚至多發(fā)性感染。也就是說乏味和壓力對身體產生的影響是一樣的,它會提高人體的應激激素水平,這亦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諾森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那些抱負極高者對于乏味無聊的敏感性更高,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能力來完成他們的工作,并且沒有絲毫壓力。而正因為此,他們患上動力不足綜合征的可能性就更高。
不僅如此,乏味無聊的氛圍可能使人吃下更多的垃圾食品。蘭開夏郡大學的心理學家桑迪·曼恩(Sandi Mann)博士的一項研究顯示:有四分之一的上班族經(jīng)常抱怨他們處于長期乏味無聊的狀態(tài),因此他們需要大量的咖啡和巧克力來提振情緒。乏味無聊的上班族也更容易在下班后去喝一杯。曼恩博士在去年的英國心理學會會議上介紹了她的研究結果:單調乏味的重要的原因是一個要求不高的工作量,這往往給身體加上更重的負擔。